分享

讲堂丨是谁开创中国的山水画?

 慕蘇 2020-11-09



·展子虔 《游春图》

话说六朝之际,山水画脱颖而出。
其中代表之作便是展子虔的《游春图》。
山水画的鼻祖
展子虔

为什么说是展子虔呢?渔公子就带大家一同看看!

展子虔与东晋、南朝的名家颐(恺之)、陆(探微)、郑(郑法士)并列为四大家。元人汤垕赞誉他为“唐画之祖”。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展子虔作品中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远山上以花青作苔点,已开点苔的先声。人马体小若豆,但刻划一丝不苟。

而我们转过来看看著名艺术家顾恺之《洛神赋图》,这幅作品展现出早期山水画还是“人大于舟,水不容泛”的特点,并无任何比例。并以人为主体,因此景物以作辅助的地位。


·顾恺之《洛神赋图》“人大于舟,水不容泛”是早期绘画的一大特点,不合比例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来看看展子虔的《游春图》,我们看到了烟波浩渺的江山万里中活动着的人物,中国画家们似乎是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对风雨山水湖泊的歌颂,曲折地表达了他们的倾诉: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其双勾夹叶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就这一角度看,展子虞的成功似乎是在于他忠实地掌握了反映这种关系的技巧,并以他的技巧模式无意中构成了山水画门类的诞生。

切莫小看这种偶然的技巧掌握,实际上是反映出一种极有价值的观念——在与人相比时,山水自然虽则只是一种客观物象,而当大自然在画家眼中变成主角之后,便会主动地赋予它生命、力量与美。


·把人物画得与宏观的景色合乎比例,精确地反映出人与自然在视觉上应有的距离,或者说是一种实际关系。

我们会在一株平凡的树、一层汹涌的波涛、一块坚硬的顽石中,发现人类的理想与希望,于是,景观作为一种拟人化的表现对象,获得了观念上的独立,倘若没有它的独立,山水画作为一个画种的独立就不会存在。


展子虔的出现不仅是他个人的偶然成功,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

从顾恺之开始的《洛神赋图卷》已经向我们暗示出中国画对山水景色那独特的视角,没有展子虔,也会有另外的画家同样崛起。

但是,从《游春图》中,人们还是可窥展子虔的巧思。纵观历史,中国画研究者向以《游春图》为山水画的第一代佳作。


山水画的发生与发展,曾经极大地左右了中国画原来的前进方向,《游春图》的出现,又暗示出山水画发展的大致轨道。

其他人还看

059:懂了宋画,你就了解了国画的半壁江山

122:他什么事都做得好,就是不会做皇帝

122:36年,他为《红楼梦》耗费的心血比曹雪芹还多四倍!

回复完整数字获取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