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语 |哪些人会被叫“金鱼佬”

 慕蘇 2020-11-09


说起小时候最怕的事情,当数渔公子赖着在玩具店门口不肯走,老爸肯定会说:“再唔走,一阵就有拐子佬捉咗你去!”即使哭得在地上乱发脾气,也会“死死地气”跟老爸走,因为实在好怕怕啊!


“拐子佬”、“麻甩佬”、“差佬”....相信不少朋友的小时候都曾“遭受”爸爸妈妈的“恐吓”,而这些“佬”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佬”本是广东人对成年男子的称呼,通常,我们会以【X佬】的方式使用,如家中的大哥,我们称为:大佬;弟弟称为:细佬。

用于其他语境的时候,大多便含有少量轻视、讥讽,带有贬义,如:乡下佬(乡下人)、鬼佬(外国人)、傻佬(智力低下的人士);


若加上职业或地方名,更加会有鄙视、不尊重之意,如:差佬(警察)、猪肉佬(卖猪肉的)、河南佬(河南人),渔公子建议切勿胡乱使用喔!

“麻甩佬”

现在不少人认为“麻甩”是从法文“Malade”音译过来的。法语Malade意思为“生病”,据说清代末期,一些在广州行医、传教的外籍传教士,看病的时候经常会在诊断的时候说“Malade”一词;亦有传闻在八国联军时期,法军在街头见到中国人便大叫一声“Malade”。


由于当时的广东人都对老外十分反感,因此“麻甩”带有贬义。发展到现代,“麻甩佬”用来蔑称行为令人讨厌的男子。

“喃呒佬”

喃呒佬在粤语中指的是中式丧葬礼仪中为先人超渡或其他穿着道袍主持民间拜神活动的民间道士。

“喃呒”是粤语对梵语南无二字的最接近音译。由于佛经中常有梵语南无二字的出现,广府中的大多数人对佛教和道教混淆不清。误将民间用道教仪式在丧礼做法事或其他拜神活动的民间道士称为“喃呒佬”,实际上梵语音译南无二字常出现于佛经中而非道教经典中。


“喃呒佬”执行的仪式偏向道教的斋醮科仪,如祭幽及贺神等,严格来说喃呒佬并非真正的道士,是广府人对民间的从事丧礼法事服务的人或者是其他穿着道袍主持民间拜神仪式为职业的人的总称。

“拐子佬”

“拐子佬”又称“金鱼佬”,即是专门拐带小孩的人贩子。这种“拐子佬”会经常出没在家长的口中,用于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子。“拐”古作“诡”,本义为“利用甜言蜜语欺诈他人”,现在多用作“拐带”。


“基佬”

“基佬”称男性同性恋者的词语,和Gay是一个意思。此词来自于80年代的香港电影,粤语里“机”、“基”都是“gay”的谐音,因此广东地区多把男同性恋叫“基佬”,同性恋行为叫“搞基”。不过这词因为经常被人以嘲讽的口吻使用因而带有贬损色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