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典致辞要讲真情尚礼仪重文雅

 滨州文学馆 2020-11-09

庆典致辞要讲真情尚礼仪重文雅

刘国明

日常社会交往中,出席公司开业、工程剪彩、周年庆贺等庆典活动,宾主双方都要现场发表一些礼节性讲话,这就是庆典致辞。这类讲话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多不具长远影响,常不被人重视,有人甚至称其为“应景文字”“表面文章”。然而,就是这些简短的文字,却对宾主双方在扩大社会声誉、提升公众形象、展示实力和领导风采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使用不当,小则留下笑谈,大则引起不良后果,造成巨大损失。

真情令庆典致辞感人至深。为什么有的庆典致辞能让人感动,倍受鼓舞,印象深刻?而有的却让人听了不疼不痒,似无病呻吟,了无新意?是否饱含“真情”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从庆典活动的组织意图看,主办方往往邀请过去给予自己帮助和支持、对今后事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单位或个人,活动目的多是借此答谢帮助,展示业绩,表明决心;而被邀请方则多借此表达祝贺之情,考虑加强交流合作。不论主办方还是宾客,在这种仪式上的致辞,都要贴近单位实际情况和特定场合,凸显诚恳热情、满腔深情。可以说,真情是庆典致辞贯穿始终的“红线”之一。因为有情,所以打动人心;因为有情,所以距离越拉越近,庆典活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况是,即便宾主双方存在分歧,致辞中如有涉及,也应力求巧妙圆润,含蓄婉转,既不要伤害对方的感情,又要表达出自己的原则立场,从而使双方的交往与合作得以继续保持和发展。这种委婉的表达,同样也需要真情的贯穿。

礼仪令庆典致辞敬人得体。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礼”懂“仪”是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人们总是以掌握和使用礼仪的尺度,来辨别一个人的修养、学识和气度,决定是否与其交流和合作。庆典致辞中的礼仪,具有沟通的功能。庆典现场,礼仪周全者往往受到人们的欢迎,鲜花、笑脸、掌声都是对这些礼仪的高度认可和自然应答。相反,拒人千里之外,盲目骄傲自大,语言生硬,致辞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庆典致辞中礼仪沟通,要严以“律己”,更要“敬人”得体。

致辞中的礼仪,讲究严以“律己”,就是以规范的礼仪限制言行举止。《礼记》有言:“礼者,自卑而尊人。”礼,就是通过自谦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人的敬意。作为礼仪文书,庆典致辞无论从主题确立还是语言表达,无论从行文格式还是语气格调,都要表达出“自谦”的意味,以“自谦”而“敬人”。公开场合的讲话需要表达出对别人的敬重,如果自身定位不准,对自己过高夸大,对别人过分贬低,超越礼仪的限度,就失礼了。因此,自谦要适度,做到不卑不亢,谦恭有度。致辞中的礼仪,要求“敬人”得体。现实中,在受到别人尊重的时候,人们往往体现出喜悦的心情,相比之下将增加认可率。庆典致辞中,敬人得体的程度,无疑将是获得别人认可的重要依据。因此,致辞要恰当使用称呼,根据场景变化摆正自身位置,时刻以对方为中心,在致辞的文面和深层的内涵中,让人感受到尊重和敬意,从而为实现良好沟通搭建桥梁。

文雅令庆典致辞优美庄重。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雅”文化在民族传统中积淀深厚。作为正式、公开、庄重的社交礼仪活动,庆典致辞的优雅、端庄,体现出的是致辞人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作为书面文书的庆典致辞,在强调“雅”的同时,也要兼顾诵读的需要,在字里行间体现出适度的“俗”的要素,需“雅俗”结合。语言表达形式要求“雅”。致辞是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来实现的,要通过语言的美化,达到优雅的境界。致辞语言要根据致辞场合、内容和对象,采用优美、得体、文雅的措词,将内容表达得充实、丰满,有意蕴,富内涵。语言要有感情色彩,丰富生动,新鲜活泼,透露出鲜明的色调,要讲究音律协调,朗朗上口,修辞手法得当,如用典、成语、排比等,增加语言气势。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该文发表于《办公室业务》(2011年第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