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走进″三燕古都″》 董凯

 作家文坛 2020-11-09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暮春四月,在一个杏花缤纷的日子,我随同几位老友,赶赴朝阳古城,踏上凤凰山之旅。
  在中国的崇山峻岭中,以"凤凰山″冦名的山峰居多。然而,承载起商周遗韵、晋宋风情,续写着千年绵延不绝辉煌佛教历史的,只有辽西腹地的朝阳凤凰山。
  凤凰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四季风景、森林生态、人文景观、宗教历史于一地的辽西历史佛教名山。它位于朝阳市菩提路东端,距市中心6公里。凤凰山风景区由3个景区组成:凤凰山景区、麒麟景区、龙山景区。它们以山势巍峨,群峰回转,林涛树海,宝塔古寺而闻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在″麒麟山与九凤朝阳的传说″一文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凤凰被大宝塔压住以后,变成了一座大山,紧接着8只小凤凰,依次依偎在母亲左右,一边4人,变成了8个小山包,有9座高低不同的山包组成一脉,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凤凰山。朝阳看到自己的妻子被大宝塔压住,为了和凤凰永不分离,就在凤凰山的北面坐着麒麟。面朝9凤山,一坐就是77|49天,不吃不喝,思念亲人,日久天长,也变成了一座大山。从远处望去,好像一个人骑在麒麟背上,面朝东方和9凤山遥遥相望,相依相偎,景色甚为壮观,这便是今天麒麟山与9凤朝阳的美丽传说″。
  ″七彩凤凰栖宝地,千年古刹卧祥云。"凤凰山的自然景色十分优美。奇峰秀岭,天成百态。千年古柏迎风傲立,怪石嶙峋险峻峥嵘,曲经通幽风光秀美。景观有:睡佛、华佗问路、双乳峰、金驼望月、象鼻山、高山流水等。凤朝山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夏天绿草如茵,郁郁葱葱。秋天漫山红叶,红的耀眼。冬天则是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
  凤朝山历史文化悠久。晋时(前燕)称龙山,元朝时称和龙山,清初始称凤凰山。公元345年,前燕皇帝龙城(朝阳)酆都以后,前燕王容皝着令在北修建东北历史上第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一一龙翔寺。从那时起,山上便出现了拜佛焚香、占卜等法事活动及庙宇修筑。至清朝时,发展成一龛、两湖、三塔、四寺的宏伟建筑群。目前尚存的有:摩天塔、凌霄塔、大宝塔、海昌墓、天庆寺、延寿寺、云接寺、华严寺、摩崖佛龛、卧洞、降兵18盘等。
  凤凰山山势为东南到西北走向,占地6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668米。
  天庆寺俗称小西寺,原是一组俏美的辽代建筑群,后经清代维修,得以保存。天庆寺中主要建筑有:观音殿、碑亭和东西厢房。
  延寿寺俗称下寺,始建于辽代,清康熙年间重修。中轴线上从前向后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地藏王菩萨殿、大雄宝殿、王灵宫殿、藏经楼。东西两侧建筑对称,从前向后依次为东西配房,东西配殿,夫帝殿与药王殿。
  云接寺俗称中寺,闻名遐尔的摩云塔就在其中。摩云塔是13级密檐式砖塔,方形实心。挺拔隽秀,势欲摩天,百里可见。接云寺始建于清雍正13年(1734年),有殿堂8座,占地1500平方米,周围地势险峻,有雨雾时,寺院仿若与云相接,名副其实。
  华严寺俗称上寺,寺内诸多古建筑己不复存在,寺中凌霄塔亦于"文革″中被毁,塔基上建起了一座仿古式气象雷达塔。
  卧佛洞,别名朝阳洞,建于顺治年间。它背靠万丈峭壁,前临10丈深壑,洞口题有″佛之洞天,我之守土。惟佛与我,长此终古″。洞中的卧佛像,是辽西最大的卧佛,素有凤凰山″山魂″之称。
  此外,凤凰山还存有宝塔涌泉、古井圣水、海昌墓、摩崖佛龛等古迹,分布于凤凰山的浏览区内。
  凤朝山林木丰茂,植被以乔木、灌木为主,主要有:油松、侧柏、刺槐、紫丁香等。凤朝山不仅林密,且多峻岭奇石。山势巍峨,群峰争秀,峭崖层出,景观自然。置身其中,奇趣无穷。庙宇随山就势,参差错落,雕梁画栋,飞阁流丹,景观天成。可融入自然,可礼佛静心,景致意境,不可多得。
  1993年,朝阳市凤朝山管理局成立后,又相继建成一批新景点:气势恢宏的山门,大型仿古建筑"西寺暮鼓″,充满大自然奥密的"九龙壁″,展示我国悠久历史,讴歌历代英杰的中国历史名人墙,表现了中国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九龙壁″等。
  凤朝山,这座曾经闪耀过″三燕故都″璀璨光芒、释放过辽代及清初鼎盛辉煌的历史名山,经过几代人的开发建设,以它全新的面貌、迷人的风姿、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迎接四海宾朋。
  我们这次来朝阳,当是慕名而来。此前,得知朝阳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三燕故都。这里的神圣、神秘、神奇文化在诱惑着我,让年过6旬的我,竞不知疲惫,那双善于捕捉美感的双眸,不放过每一处景观风物,不时地在精彩处聚集,在华美处定格。看到这里独特的风景,让我触摸到了,这里历史文化土壤的深厚。在漫步观光时,让我陶醉其中,心驰神往,在现实与幻想中心情徜徉。作为乡土文人的我,面对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仿佛在我眼前展开了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亢奋、令我遐想。我似乎看到了红山时期文明开启所绽放的曙光,看到了三燕时期古龙城的辉煌。
  在朝阳市的南塔、北塔之间,有一条"芙蓉街″,是专门经营木化石、古玩的。街道两侧后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路两边的摊位上,各式各样的展品琳琅满目,让你看得眼花缭乱。览其石,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如享受,得其石那更是一生的缘分。
  木化石,又称硅化石、树化玉、林化石。木化石是从远古森林走来,是一个存在大自然记忆和密码的生命。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灵性、有血肉、有温度的,它们绝不是我们潜意识中的冷冰冰的石头。它们静卧于此,不是闲得无聊,它们那是在苦苦等候,以期待与有缘人,有朝一日相逢。
  今天,我偎依在它的身旁,感其呼吸,听其心动,帖其体温。我们相拥相吻,圆一场千年之约。
  辽宁朝阳,化石物种丰富,保存精美,显现生命演化之连续,被誉为″世界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宝库″。不仅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也有全国乃至世界最大、树种最多、时代最早、观赏性最美的木化石产地之一。这表明在侏罗纪朝阳地表呈现出的是树种繁多、古木参天的大森林。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古人的衣食栖所。人类向来尊崇树木,树是图腾,延续至今,并称其为"圣诞之树″、″生命之树″。石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件工具和武器,人类以石″钻石取火″,经″木器石代″,走向文明。这些都沉淀地根植于人类的原始记忆和每个人的本能情结之中。
  远古的茂密森林,因地壳变迁、火山爆发等原因,大量树木被深埋于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的长期作用,形成了现在的木化石。人类发现了木化石,它使人的想象空间,更加博大久远,开启了人类认识生物演化进化和古地理、古气候的伟大历程。木与石的融合展现出自然与科学之美、生命之美,它化作人文世界的璀璨新星,成为人们的心爱之物。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里,设有木化石展厅,展出原始的朝阳木化石和经过打磨抛光的木化石艺术品。还建有世界上最大的一处(面积27公顷)木化石林,有大化石1200棵。其中,最大的有10米高,重过数吨。2009年,朝阳木化石进京展,轰动京城。2011年7月14日,″中国玉器百花奖"在北京落下帷幕,朝阳参赛的朝阳树玉震撼玉雕界。其中,树化玉雕"鹤舞九天″莸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国家级政府奖)。″补天济众″、″惠风和畅马蹄香″″荷动知鱼欢″获百花奖银奖。
  朝阳木化石精美绝伦。其形态沧古峻奇,有的树木上还留有虫体、树洞、树皮。其主色为黄黑,有清晰的年轮,形态自然,栩栩如生。其纵横切面,呈现多种美妙图案。造型优美,千姿百态,有立有卧,有仆有仰、有小有大,有圆有方,鬼斧神工,雕迹难寻。各个晶莹剔透,奇美艳丽。有的吞金吐玉,有的溢彩流芳。集美玉玛垴翡翠于一身,比之,水晶失色,琥珀无光。色彩之美,美的绚烂,美得明𣈲,美得华丽。明黄暗翠,斑斓炫目,宝蓝翠绿,奇丽古苍。犹其是那鸡血木化石,稀少难寻,石中有红鲜艳欲滴,若游丝、若云絮、若星带、若梅花、若火焰、若烟花、五彩缤纷多烂漫。碧血染石,犹闻雄鸡报晓,让人浮想联翩…
  木化石皆为天公再造的自然物。它历经久远洪荒,览天地之沧桑,化育辉煌。石生于木,木变为石,真乃古木有魂身不朽,灵石无语话沧桑,实乃无字天书。经亿万载深埋,今现身登上大雅之堂,风光再现。它不仅具有观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为研究地壳变迁,植物演化,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它能启迪人的心智,给人以遐想……
  2011年7月,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来塞外文化考察,在国家鸟化石地质公园,他激情挥洒,写下"世界化石之都朝阳"。这是他在历览那些精彩各异的化石标本后,生发了一种由衷的赞美,更是给朝阳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的一个精确的定位。朝阳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从唐朝高适远赴边塞,写下《营训歌》起,就不乏名人情思足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题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朝阳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灿烂。朝阳地区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那里是多民族集居地,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形式。从剪纸、撕纸、刺绣、手工艺制作、皮影、二人转、小曲、小帽等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到今天,大口落子、大秧歌、编织、吹糖人、根雕、木雕、石雕、葫芦雕、农民画、辣辣画、玉米皮烙画、塑编、泥塑等艺术的引入和创新,都不难看出,朝阳地区拥有一批,执着追求艺术的人才,在为自己的爱好不懈地努力着。同时,他们的文间文学,民间故事,更是以雨后春笋的气势蓬勃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蒙汉互译12卷问世朝阳,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一一山花奖。
  辽西古都观光两日,时间不济,来去匆匆,但那里的山城风光、历史古迹、红山文化、人土风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2020.11.9.15.16分于盘锦

—————————————

作  者  简  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曾有作品在《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大东方文学》《金东方文学》《东方作家传媒》《上海文坛》《广东作家》《海滨文学》等刊发表100余万字.2005年,作家小传、创作业绩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2013年,出版个人专集《山水田园》2013年,创作小说《婚事风波》获盘锦市″湿地清风杯″廉政作品一等奖,2020年,创作歌词《河滩地.黑土情》获感动中国2020词曲网络大赛(十大主旋律)优秀歌词原创作品奖。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关于我们

赞赏声明

关于原创打赏行动,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稿件所得款项50%将作为稿酬支付给作者,优秀稿件入选《北京文学传媒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50%,我们将投入《北京文学传媒》运营,主要用于编辑工作。相关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赏了,请加主编微信,并说明情况,告知真名,以便确认。原则上一个月一结(每月1号,结上一月的打赏,作者主动联系编辑,超过1号晚上12点不领取视为支持北京文学传媒运营。由于编辑工作繁重举步维艰,故66元之内的留作平台维护)。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赞赏者,来稿时请注明。

欢迎指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