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胳膊腿儿没劲,不是犯懒!眼皮抬不起来,不是犯困……这种“肌无力”发展到全身,连呼吸的力气都会失去!

 黄老之学 2020-11-10

浑身没劲,走了一会就不想走,是犯懒了吗?

眼皮抬不起来,看东西重影儿,是犯困了吗?

板着扑克脸,笑起来像在哭……你似不似不爱我啦?!

且慢!如果身边的人出现这些异常反应,各位小伙伴可要留意了!

药娃以前累成狗的时候,总喜欢自称是“肌无力”。后来一查,真正的重症肌无力连眼睛都睁不开,呼吸也会出现困难。懒癌晚期?不存在的!

今天是6·15重症肌无力关爱日,药娃就来讲讲“肌无力”的那些事儿。

肌无力是一种症状

肌无力是一种感觉或临床症状,而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以骨骼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非所有的“肌无力”都是重症肌无力。

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包括面部、四肢等,只要有一个地方“没劲儿”,都可以称为“肌无力”。一般我们在劳动、走路、大病初愈时,都会有肌肉无力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会随着休息调整而逐渐消失,与重症肌无力导致的肌无力截然不同。

当我们想运动身体某块肌肉时,大脑的指令由脊髓传达到周围神经,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最后和肌肉连接起来,才能顺利完成动作。而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与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与肌肉接头处出现障碍,就会表现为“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不局限于肌肉无力的单一症状,单纯出现眼睛或其他部位的不适症状时,也可能是重症肌无力的表现。

重症肌无力的特点——“晨轻暮重”

按照发病部位,重症肌无力一般可分为眼肌型、延髓型和全身型,通常从一组肌群开始,范围逐步扩大。

1. 眼肌型

主要表现为睁眼无力,眼睑下垂,出现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固定不动。复视即视物重影,用两只眼一起看,一个东西看成两个。患者眼睑下垂,抬不起眼皮,早期多为一侧,晚期多为两侧。

2. 延髓型

主要影响面肌、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表现为咀嚼无力,吞咽困难,音调低沉或声嘶等。

患者表情淡漠,笑起来很不自然,就像哭一样。牙齿好好的,但咀嚼无力,甚至连水也咽不进。

3. 全身型

主要表现为抬头困难,胸闷气短,行走乏力,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衰竭。

患者会感到严重的全身无力,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来,甚至连洗脸和梳头都要靠别人帮忙。

此外,重症肌无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症状晨轻暮重,患者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感会加重,早晨会减轻。劳动一段时间后加重,休息后又会减轻。

这些病不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于罕见病,错诊、误诊的情况严重。有“肌无力”症状的疾病很多,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表现和一些专业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1. 脑血管病

突然视物模糊,重影或伴有眩晕,一侧手、脚或面部麻木,肢体无力,说话不清楚等,对于很多年纪大的人来说,很可能是脑卒中的表现。

这种“肌无力”往往发病比较急,比如一个老年人在家突然觉得胳膊腿儿没劲,首先要想到是不是脑血管病。大脑是肌肉活动的“司令官”,如果出现一些脑病,比如脑炎也可能导致胳膊腿没劲,脑肿瘤也有“肌无力”的症状。

2. 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又称“渐冻症”,霍金就是有名的“渐冻人”。渐冻症患者会有明显肌无力感,但同时会感到肌肉有跳动,检查还会发现肌肉逐渐萎缩。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肉外表很正常,不会出现明显萎缩。

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与重症肌无力都有严重的肌肉无力症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属于遗传性病变,通常是男孩发病,最先表现为失去行走能力,进行性加重,直至丧失劳动力。

而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进展较慢,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最初的症状一般是眼睑下垂或吞咽无力。多发于15~35岁的青壮年,其中女性比男性多,男女性别比约1:2,但晚年发病者男性居多。

重症肌无力要如何确诊呢?

重症肌无力除了看患者是否有肌肉无力症状和易疲劳性之外,还要做药理试验、肌电图等检查才能确诊。

药理试验,即新斯的明试验,医生会给患者开一针新斯的明,打针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评价药物对肌无力的改善程度。如果改善得特别明显,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肌电图检查中,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可以用于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重症肌无力患者低频刺激波幅会递减10%以上。

近年来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主要是乙酰胆碱受体(AChR)发生的病变所致,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多数患者血中检测到AChR抗体。

胸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青春期以后胸腺会逐渐萎缩,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不但不退化,反而会产生AChR抗体,令肌肉没有办法工作,所以要做一些胸部CT检查,判断有没有胸腺增生或者胸腺瘤。

药娃温馨提醒: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可治性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胸腺切除手术等。患者只要恰当治疗,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做“带病的健康人”。一些抗生素、抗精神病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可能会诱发和加重这种疾病,服药要遵循医嘱。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