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燥胜则干

 直尾昂述 2020-11-11

燥胜则干:

燥气偏胜

干燥少津

病理过程

口鼻干燥

皮肤皲裂

小便短少

入秋已久

盛夏余威

迟迟不退

渐渐不少孩子

轻者

口燥咽干、

嘴唇干裂、

大便干结、

小便黄赤、

手足心热;

重者

头痛少汗、

咳嗽无痰、

流鼻血等

家长操心

其实问题出在

气候的变化上

因为秋燥来了

燥气为

秋令之气

秋月天气

肃而燥胜

立秋后

湿气去

燥气来

秋燥是

感受秋令燥邪

而发的时令病

初起除见

肺卫症状

还有

津气干燥

为其特征

临床表现:

咳嗽少痰、

鼻燥咽干、

皮肤干燥等

秋燥以

“燥胜则干”

为其特点

发病自始至终

燥伤阴津之象

燥气先上于

上焦华盖:

燥为

秋令主气

肺属燥金,

同气相从,

燥邪伤人,

口鼻而入,

首犯肺卫,

初起有表证

兼津伤气燥

之症状

燥热伤肺:

燥邪入里

化为燥热

小儿

肌肤嫩薄

肺脏尤娇

易于感触

加之阴常不足

肺阴津气受伤

较为明显

燥热伤肺

燥邪伤肺,

清肃之令不行,

则咳嗽少痰

或干咳无痰,

咳声嘶哑;

肺津不能上润,

则鼻燥咽干;

肺热伤络则咳血;

肺热结腑:

肺热下移大肠,大肠失润,

甚则肠闭阴伤,而出现:

便秘、身热、时作谵语;

燥邪化火:

燥热重,伤阴甚,

燥邪化火,消灼津液,

热入营血,动血迫血,

下焦肝肾阴亏

可致虚风内动

之燥痉

秋燥系燥邪为患

伤津耗液而成

遵“燥润之”

祛邪润燥、

养阴生津

治疗大法

初秋尚热,则燥而热

深秋既凉,则燥而凉

燥与风热合邪之温燥

燥与风寒合邪之凉燥

据偏寒偏热的不同

有凉燥和温燥之别

温燥、凉燥

具体如何分辨

如何对证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