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热口疮不清热解毒?为啥要用温补剂理中汤?《伤寒论》这么说2

 鹅头山 2020-11-11
火热口疮不清热解毒?为啥要用温补剂理中汤?《伤寒论》这么说2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52期

为了#健康科普大赛#说明上火口疮应该以火热论治,治以清热解毒之法,为什么后世要用理中汤呢?

上期文章先梳理了中医文献中医《伤寒论》中的方剂治疗口疮共有19个,但以理中汤最为多。

接着,#慢病知识防治#从中医古籍的角度解释了中医对于口疮的定义,病因病机,通常以火热论治,并治以清热解毒,接着引出理中汤,以及方解。

建议没有阅读过上期文章的点击《热症为主口疮,为何要用温补方理中汤治?《伤寒论》这么说(1)》阅读,以增加内容连续性。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说说为什么要用理中汤从温补角度治疗火热口疮了吧,

没错,这就是今天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52期文章的内容。

火热口疮不清热解毒?为啥要用温补剂理中汤?《伤寒论》这么说2

理中汤治疗口疮首推中医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

汉代以后,理中汤出现以后,用以治疗口疮的,首推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口齿》中提到,口疮服凉药不愈,以理中汤,或加附子或官桂主之;

《丹溪治法心要·口疮》还提到:“中焦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理中汤,甚者加附。”

《丹溪治法心要·口疮第》中又提到:“或因忧思损中气,不得睡卧劳倦者,理中汤加附子冷饮之;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用理中汤者,甚者加附子”。

上面的三段引用,是中医发展历史上,在金元时期,是朱丹溪在理中丸出现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以后,首次提到用理中汤或理中汤加附子治疗口疮的医家。

火热口疮不清热解毒?为啥要用温补剂理中汤?《伤寒论》这么说2

薛立斋对朱丹溪理中汤治口疮的继承和发展

接下来,我们就得谈谈在明代的杰出中医学家薛立斋了,薛立斋,就是薛已,至于是薛已、薛巳,还是薛乙,中医学界还有争议,我们就暂且不管了。

明朝大医家薛己在《口齿类要·口疮》中提到“口疮为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如发热作渴饮冷,实证。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气虚寒也,用附子理中汤。”

薛己还在《立斋外科发挥》中提到两则医案“一男子口舌生疮,服凉药愈甚,治以理中汤而愈。”

另一个医案是“一男子口舌生疮,饮食不甘,劳而愈甚,以理中汤,治之顿愈。”

薛立斋的论述,不但将朱丹溪的理中汤进行了继承与发挥,既肯定了理中汤治疗虚寒性口疮的观点,同时以临床实例加以佐证,实为后人可遵从的典范。

火热口疮不清热解毒?为啥要用温补剂理中汤?《伤寒论》这么说2

口为为脾之窍——脾胃虚阳口疮

到了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医学、中医历史上命门动气学说创始人家孙一奎,在他所著的医书《赤水玄珠·口门》中提到:“生生子曰:口者,五脏六腑所贯通也,为脾之窍……故脏腑有偏盛之疾,则口有偏盛之症也……心热口苦,或口舌生疮者,黄连泻心汤、凉膈散……有膀胱遗热于小肠而口糜溃烂者……或有中气不足致虚阳口疮者,又当从理中汤加附子治之。”

在《孙文垣医案》一书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关口疮的医案,为劳伤气血,又为凉药所伤,导致脾胃虚寒虚阳上越,用附子理中汤冷服之而愈。再次提到理中汤治疗口疮的观点与案例。

到这里,好像是把为什么用理中汤治疗口疮的道理说清楚了。


可是,我们知道既然口疮为火热之证,通常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之寒凉药诊治,属于中医“热者凉之,寒者温之”的观点应用,但为什么火热治口疮要用温补剂理中汤之热剂治疗呢,这就属于中医“以热制热”的应用范畴,属于明天要解读的内容。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