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54期现代诗歌:《我》/作者:吕利霞】

 新用户83226EQy 2020-11-11
  
                                  

                           作者:滴水观音   

      在社会这个大江湖游历多年,我始终无法给自己一张完美的名片。
      也是,一个无党无派无单位,无钱无闲无烦恼的文艺老女人,名片上该怎样来写呢?总不能冠以某某经理或某某总监这样大气得虚头巴脑的头衔吧!既然没有吸引眼球的所谓头衔,干脆也不要什么名片了!在名片满天飞的年代,就让对方根据我的穿着打扮来猜测我的身份吧!最不济他们也会就年龄和外貌,给我一个“家庭主妇”的美好称谓。
      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自认为是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有信心有热情有梦想有行动的四有好青年。哦,不对,不是青年,四十岁的时候还勉强和青年沾边,往五十上数,再说自己是青年就多少显得矫情了!
      记得小时候,老师让写作文《我》,开头通常会有一个外貌描写,我总是自信满满地写道:我是一个小学生,我有着高高的个子,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口。现在镜子前的妇人却让人大跌眼镜:瓜子脸早已被大圆脸代替了,当初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也因岁月的磨砺而略显浑浊,鼻梁还那么高,只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些小姑娘的专利,早已离我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水桶大粗腰。
      但,不管时光如何变迁,容貌作何改变,我,一直是那个喜爱文字的人。
       童年,没有课外书可读,就一遍一遍读语文书上的文章,老师要求背会的,必定背得滚瓜烂熟。那时,对老师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深信不疑,现在许多唐诗张口就来,多半源于那时的记忆。
农村人称课本以外的书为闲书,意思是有了闲钱才可以买的书。七十年代初,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能满足温饱已经不易,家里哪有更多的钱来买闲书? 那时接触最早的闲书,可能就是小人书了,一本小人书像长了脚似的在班里辗转,往往没多长时间就被翻得七零八散了。
      小学初中看闲书的机会少得可怜,直到上了高中,来到县城,才得以看到更多的闲书。县城的繁华地段有个书店,只可惜这里的书只能买不能借,书虽然很便宜,也就几块钱,可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五块钱啊!
      那时候,书店的人很少。每到星期天我就迫不及待的一头扎进书店,翻翻这本看看那本,那感觉,就像找到了一座大宝库,拿起哪一本都爱不释手!有好书相伴,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荡漾在我小小的心里。书店没有座位就站着看,站累了就靠着看会儿,沉浸在书的海洋,我像一块海绵,一点一点汲取着营养。
      书店是卖书的地方,就像百货公司一样,所以我没法长时间待在那里,更无法做笔记。为了不虚此行,临走之前,我会选一段经典的句子,一遍一遍读,然后合上书,试着看能不能背下来,最后确定能一字不差背出来,才恋恋不舍放下书,然后,飞一般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路上遇见熟人也顾不上打招呼,即使别人和我打招呼也只是胡乱答应一声,一到学校,赶紧拿出纸笔,凭着记忆一点一点写下来。能一字不差写下,便兴奋不已;若记不全,便懊恼不已,只恨自己太笨。接下来,吃饭时想,睡觉时想,哪天灵光一现突然想起来了,恨不得一蹦三尺高,心里直夸笨脑壳也有聪明的时候。
      想想那样的日子多么美好!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还做那个心无旁骛的单纯女孩儿。那时,对文字的爱,是纯粹而狂热的。
       如今,早过了想读书买不起书的年代,家里的书足够我读,市图书馆的书足够我读,电子书足够我读。读书的途径多种多样,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孔子说过: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已走过不惑,马上要进入知天命的年龄,回顾走过的人生,最值得庆幸的是,喜爱文字的我,一直都有书香相伴。
学习报名平台: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本期编辑  卧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