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回归家庭”?根本原因是社会地位太低了

 谢耳朵馆长 2020-11-11
因为希望小朋友进好大学
所以要读好中学
然后要努力进好中学
那就必须要读一间好的小学
好的小学旁边肯定有很好的附属幼儿园
要想进入好的附属幼儿园
那就要进好的育婴院
想进好的育婴院那就要安排好自己的卵子排期
要安排好卵子排期就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就不能上下班日夜颠最好工作是朝九晚五稳定的
这样才能赢在子宫里
以上,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中采访年轻妈妈们的文本记录。年轻妈妈们的生活、工作、心路历程彰显无遗。

这一代人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虽然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了,但实际上心理上生理上精神上却越来越紧张谨慎谨小慎微。
因为知道这世界的精彩和人与人之间的区分,所以内心非常高标,哪怕自己仅仅是普通家庭中的普通人,也不妨碍自己做一个贵胄世家的美梦。
但是,不是任何人都有天赋与机遇成为伊隆·马斯克,也不是任何人都有一个像伊隆·马斯克一样的妈妈。
旁的不说,就算有像伊隆·马斯克那样聪明又坚韧的妈妈,你能同时也有像伊隆·马斯克那样的工程师爸爸吗?
很显然,我们在谈论家庭出身,遗传因素,以及顺带说说社会环境,对一个成才有哪些影响。
回过头来再看,为什么讨论这些问题的是妈妈,很少看到爸爸在这方便的思考?

倒不是爸爸们不考虑,实在主要是孩子是女人生的,女人养理所当然。既然要养,那么自己亲力亲为从头到脚的规划一遍,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一来,大学毕业后工作个一两年就结婚生子辞职在家带孩子,简直就是一个普通女孩的人生标配。
男人只需要去工作挣钱回来就好了,家里老人孩子家务事女人一肩扛——你不工作,就要做全职主妇照顾好家庭。
否则,为什么我要每个月给你生活费?谁不想在家呆着?谁想外出喝酒应酬?我打打游戏踢踢球怎么了?当一个女孩陷入婚姻生养的圈子里之后,男人们更加理所当然地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理由是:作为一个每个月往家拿钱的一家之主,就是比女人更重要——谁叫我辛苦呢!

80%的女人都受过这样的精神PUA,更在经济上完全依赖男方。
如果自己娘家父母能帮忙接济着,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自己可以在备孕期就做好万全准备,更意味着父母可以帮衬,更会为自己做好规划。比如生完孩子我们帮你带着,你可以继续去上班,虽然钱不多但毕竟是一份收入,自己有退路,才不会受男方的和婆家的气。
有这样可以帮忙的父母,一个女人至少可以在精神上保持轻松愉快,在经济上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也更有机会在工作上取得大的进展。
而只有当一个女人处于经济独立,精神愉悦,工作能力超强的基础上,女人和男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才会有质量保障,家庭关系也更为和谐,而孩子也才会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因为,从根本上说,男人更为理性,更看重一物一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作用。

如果一个女人长期靠自己养活,而且因为没钱省钱,一直让自己过一种非常拮据的日子进而变成黄脸婆,那么这个女人在男人的心中,几乎就没有任何位置可言,甚至成为心理上的累赘。
虽然女人是因为生孩子、养孩子才不得已辞职在家,牺牲保全的是男人的工作,但很少有人能领这份情,人们看到的只是女人不上班的无所事事、懒惰、臃肿、谈话内容的鸡毛蒜皮这些毫无趣味的现象。进而鄙夷她的各个方面,质疑她的存在价值……

当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回归家庭,照顾孩子,当整个社会对全职妈妈们的质疑达到顶点,我们思考更多的,不是女人们是否自我放弃,而是国家、社会制度设计层面上制度设计缺失。
女人生育后没有相应的社会后勤保障,不得已必须依靠男人。这就逼迫男人必须更好地去工作,以承担赚钱养家的沉重责任。
与此同时,本该由社会与国家共同承担起的抚育成本,现在悉数落在个体家庭的头上,没有人为此质疑过,为什么提倡生育,却毫无生育之后的任何社会保障?
个体几乎要牺牲掉一生的机会和时间,换取一个后代的顺利出生、成长、成才。

男人们作为顶梁柱,无法回归家庭,因为他们必须忙着去为社会、为家庭创造更大的财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展和运转。
女人们从古至今都承担着繁衍后代、养育后代的重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样的历史责任从未被甩脱掉过。
根深蒂固的奉献与自我牺牲,像绳索一样捆在每一个女孩和女人身上。哪怕在数据统计中,中国女性是全球女性中参与劳动指数最高的群体,也无法改变中国女人为了孩子不得不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妈妈的趋势与事实。
而这一现状,也正是张桂梅校长最为痛心的。
培养一个女孩子上了大学,不是为了又让她们回归家庭去做全职太太,而是想让一个独立的人凭借知识给予她的力量生活的更美好,生活的更有社会价值。

虽然张桂梅校长的话很糙,但说到了一个根本问题:
一个人要拥有怎样的生活与生命,才算是真正活过一次,来过世间一回?生了孩子后回归家庭的女人们,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吗?这样的人生真如自己说的那样,非常值得吗?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将生命的壮阔缩小到了一个小小的节点上,而忘记了探索自我与社会融合得更为深度的使命?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ells, A. (2019). Breaking the Cybernetic Cod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 Human Metacognitive Control System to Enhance Mental Healt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6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