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便知健康~肠道那些事儿(四)

 智养达人董永 2020-11-11

我不知道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全世界每天要产生多少生活垃圾,那么每年呢?这个数字估计很难说得准确,但是可想而知应该是很庞大的一组数据。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据专家统计全球每年将会产生大约100亿吨垃圾。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每年产生那么多的垃圾,自己好像没什么感觉。如果照此累计下去,地球早就应该是一个垃圾王国了,反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感谢地球上无数的微生物,也就是细菌。是他们把一些垃圾给分解了,说的通俗点就是吃了,反而帮助人们清洁了地球。

一说到细菌,很多人都感觉很可怕,害怕被传染上,在大家的意识中细菌就是会传染,会让人生病的,是不好的。

其实细菌伴随着人类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有一些细菌会导致人生病,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会让人生病的,有一些甚至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的。

地球上有细菌,我们的生活环境到处都是细菌,我们离不开细菌。正常的菌群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以肠道、口腔、阴道和皮肤的贮存量最多。在人体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微生态是最主要最活跃的,一般情况下也是对人体健康最有影响的。

一个健康人全身寄居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1271克之多,其中眼有1克,鼻有10克,口腔有20克,肺有20克,阴道有20克,皮肤有200克,当然最多的是肠道,达1000克,总数为10的14次方个,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

人体慢性中毒学说创始人梅契尼科夫教授,他因为这个学说的提出,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说:“人体内存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相似的环境,我们称之为微生态,他主要存在于我们的胃肠道内,当他失衡时,肠道内积聚的食物将会腐败,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中毒。于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的现象。”

人体微生态的主要含义是,与人和所有生物所共同栖息的大自然生态相比,人自身的生态是一个微生态或小生态。每个个体的微生态包括人自身和身上各处的微生物,主要是肠道微生物,人体中的微生物不只是把人当作宿主寄生于人体,而且具有各种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作用和功能,它们不仅与人共生,而且与人共同维护和保持人的微生态系统。只有这种微生态处于平衡之时,人才会处于健康状态,才会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干劲。

从微观角度看,微生物与人形成了一个超级生物系统,或超级生物体,即微生态。人体内生活着的微生物,大部分是细菌,这些细菌90%生活在人的肠道内。尽管有人质疑人体微生物的数量,但基本能肯定的是,人体是靠2.5万个个人基因加上300多万个微生物基因共同组成了一个丰富而活跃的微生态系统和代谢场所。因此,这些伴随人类生存的微生物的基因组也被称为人类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人如果没有微生物,就无法呼吸、无法消化、无法运动、无法生存。

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由生活方式变化而诱发的当代生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抑郁、溃疡性结肠炎、肠癌、湿疹过敏以及类风湿等50余种大病和慢病,都要归因于人体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失衡。强调人体微生态系统在于,需要像保护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人体的微生态系统,不断深入的研究结果正在强化这一认识。

当体内有毒了,我们一般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排毒、清洁、清肠。但是我们所说的清洁可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一尘不染。

你可以把肠道里的清洁比作森林里的清洁。再有洁癖的人也不可能想要拿块儿抹布把一片森林擦个遍。如果一片森林生态平衡,那么它就是清洁的。这种生态的平衡也可以通过人工来促成,比如在这里种些新树苗,希望他们可以茁壮成长。或者你也可以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然后悉心照料它,帮助它生根发芽。有的时候森林里也会有一些烦人的害虫,这时候就需要好好权衡一下,情况真的严重的话还得用上化学制品。杀虫剂虽然在对付害虫方面真的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千万不要拿它当空气清新剂,没事儿就喷两下。

由于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癌,澳大利亚的马歇尔(Barry Mashall)和沃伦(Robin Warren)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过,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只有弊端而没有益处吗?幽门螺杆菌固然会增加患胃溃疡与胃癌的概率,但它们也会保护食管,降低患胃食管反流疾病或者其他癌症的几率。随着人们采用抗生素追杀幽门螺杆菌并让其在体内消失,胃癌的发病率固然有所降低,但是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在逐年攀升。

20世纪初期出生的大多数美国人都携带着幽门螺杆菌,但是1995年之后出生的美国人中,携带这种细菌的比例不到6%。越是发达国家,微生物消失的速度越明显。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保持人体微生态的多样性,而不是一味地赶尽杀绝被短时间认为有害的人体细菌,否则,人们在减少一种疾病的同时,又增加了另一种疾病,而这正是微生态失衡造成的。

那么,肠道内菌群失衡了,产生垃圾毒素了怎么办呢,我们又不能单纯的用“杀虫剂”来解决,下期再为大家分享人体内都有哪些菌,哪些对我们有利,哪些对我们有害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