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领导只改错别字

 163jmliu 2020-11-12


寇纪东

我有一个领导,是单位的副职,平时很少关心文秘,只是偶尔想起时才到文秘岗位上转转……

他有个习惯,平时不看文件的他,走访文秘办公室或与基层座谈时,笑容可掬地嘘寒问暖,和熟悉的老同事打招呼,开玩笑,叙往事……不熟悉的,就风趣幽默地自我介绍,问候父母、谈论家庭、关心孩子……见到文秘人员撰写的文稿,如饥似渴的学习,不遗余力的点赞,夸文稿政治站位高、文字水平好,有思路、有逻辑……有时候看到文稿中的错别字、段落的错乱、语句的不通……他依旧若无其事的夸奖基层……

所以我这个领导,在基层中的口碑非常好,年终评比尽“优”,街头巷尾都“赞”,基层都评价他是好领导。

但是,面对管理层,却并非如此,报来的文件有一个错别字,他就对管理层大动肝火,动辄上升到政治站位、立意……小至标点、字句、段落、逻辑……工作做得不细致,他吹毛求疵,立马翻脸,并破口大骂……语句用得不贴切,他引经据典,谈经论史,搞得管理层不知所措。

有次问他,为什么你对管理层任性,却对基层员工亲如家人呢?

他笑笑,说:一是大领导的职责不是指导基层员工如何写材料、如何遣词造句。他走访和座谈目的,只是检查管理层执行政策如何,有没有把上层领导的指示贯彻落实到位。作为大领导,我是运筹帷幄者、坐军中账的决策参与者和把关者,如何构思、如何布局和用词是基层和管理者的事,我的直接服务者是管理层,而不是基层工作者。如何形成材料是管理层和基层的事,我直接负责管理层;二是如果有问题,或者发现文字材料不符合《公文处理条例》的基本原则和目的,对管理层严肃批评,先从政治立场上批,提升政治站位;再从基本原则上点,强化文稿立意;三是要找到关键错别字,甚至标点,对文稿布局、逻辑等不做评价,能报上来的文稿基本上都是经过会议“三番五次”讨论。从小处找问题既能体现大领导体察入毫,又能让基层明白大领导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或疑点;四是不讲具体问题,抓住管理层猛批就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牵涉到具体问题,专业的人比咱懂的多,管理层在公文起草、审修等方面都是有所建树的,用管理者的智慧调动自己的属下做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