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弯新月,断肠危栏独倚。的上一句,下一句,前一句,后一句,全诗出处

 泽潝先生 2020-11-12
“一弯新月,断肠危栏独倚。”诗句出处:《念奴娇》;是宋朝诗人蔡伸的作品。

凌空宝观,乍登临、多少伤离情味。淼淼烟波吴会远,极目江淮无际。槛外长江,楼中红袖,淡荡秋光里。一声横吹,半滩鸥鹭起。因念邃馆香闺,玉肌花貌,有盈盈仙子。弄水题红传密意,宝墨银钩曾寄。泪粉香销,碧云□杳,脉脉人千里。一弯新月,断肠危栏独倚。

《念奴娇》宋朝诗人蔡伸的作品。

【注释】:

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弯:

①开弓;拉满弓。贾谊《过秦论》:“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张衡《西京赋》:“弯弓射乎西羌。”(羌:古族名。)②弯曲。张耒《西山寒溪》:“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弯。”③弯曲之地。庾信《应令》:“望别非新馆,开舟即旧弯。”

新:

①刚有的或刚经验到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②没有用过的。黄滔《陈侍御新居》:“幕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③指新的人或事物。韩愈《送穷文》:“携朋挈俦,去故就新。”(携:带着。俦:伴侣。)④更新;使变新。《尚书·胤征》:“旧染污俗,咸与维新。”⑤指刚结婚时的(人或物)。⑥副词。相当于“刚”、“刚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

新月:

初出的月牙。钱起《晚归蓝田酬王维给事赠别》:“暮禽先去马,~~待开扉。”

月:

(一)①月球;月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潜《归田园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从朔至晦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李贺《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⑤指妇人的月经。王建《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诞:助词。弥:满。厥:其。先生:初生。达: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域国名。 (二)ròu 同“肉”。古乐府《孤儿行》:“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肠:指小腿肚子。)

断:

①断开;截断。《史记·文帝本纪》:“刑至断肢体,刻肌肤。”②断绝;隔开。乔宇《秋风亭下泛舟》:“山分秦晋群峰断,水入河汾两派通。”李白《大堤曲》:“天长音信断。”③尽;极。张羽《清口》:“行行重行行,目断双飞鸿。”④禁止;戒除;禁绝。王羲之《杂帖》:“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余万斛米,乃过于租。”⑤判断;决定;决断。《国语·晋语九》:“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⑥副词。绝对。柳宗元《封建论》:“周之事迹,断可见矣。”李商隐《无题》:“断无消息石榴红。”

危:

①忧惧。《战国策 ·西周策》:“窃为君危之。”(窃:私下。)②危险;危急。《左传·僖公三十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③危险;使遭受危险。《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此危吾位者也。”④屋脊。《史记·魏世家》:“上屋骑危。”⑤端正;正。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危坐一时,痹不得摇。”(痹:麻木。摇:动。)⑥高;高峻。《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⑦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吕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⑧通“诡”。险诈。《史记·李斯列传》:“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

危栏:

高楼的栏杆。陈亮《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水激泠泠知何许,跳碎~~玉树。”

栏:

①饲养家畜的圈(juàn)。《墨子·非攻上》:“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rǎng)人犬豕鸡豚。”(攘:夺取。)②栏杆。用木、竹、石或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也作“阑”。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独:

①单一;单独。《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②独自。苏轼《石钟山记》:“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③没有子孙的老人。《礼记·礼运》:“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④独特;特异;与众不同之处。《论衡·实知》:“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⑤专断;独裁。《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独。”(闇:同“暗”。)⑥副词。1. 相当于“只”、“仅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皎皎,何也?”2.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独夫]1. 独身男子。2. 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倚:

(一)①斜靠着。《战国策·燕策三》:“倚柱而笑。”②凭恃;倚仗。李白《扶风豪士歌》:“作人不倚将军势。”③偏;斜。《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④随着;合着。多指以歌合乐或以乐伴歌。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⑤椅子。后作“椅”。《金石萃编·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绳床十,内四倚子。” (二)jī①奇异。《庄子·天下》:“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②通“奇”。单个;独。与“偶”相对。《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匹马倚轮无反者。”(轮:代指车。反:同“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