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唱段中 数千亲友送别书学泰斗欧阳中石

 cxag 2020-11-12

京剧唱段耳畔响,疑是奚君又重来……11月11日上午,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他生前的亲友、同事、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数千人手捧鲜花菊花,送他最后一程。

欧阳中石1928年出生于山东泰安,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的门下,毕业之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他开辟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河,亦是书法专业的首位博士生导师,此外,在逻辑、音韵、戏剧、书学、语文教育学专门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11月5日,欧阳中石因病在北京去世。

送别现场:没有哀乐只有奚派唱段循环播放

当天上午8时,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从欧阳中石先生老家山东泰安赶来的父老乡亲们手持横幅,写着“欧阳中石老先生一路走好”的标语。大礼堂门口两侧张贴着挽联,上面写着“德洽千秋尊山斗,道弘六艺被梓楠”,这是对欧阳中石一生德艺品行的总结。

大礼堂里,欧阳中石先生遗体安卧于鲜花绿植丛中。众亲友手捧菊花依次入场,向先生鞠躬作别。送别现场,没有哀乐低回,只循环播放着《中石唱念自娱》——这是多年前由中国唱片总公司正式出版的一张CD光盘专辑,共录制了二十几段由欧阳中石先生演唱的多年不易听到的老唱段,所选奚派唱段,都是奚啸伯先生未及留下录音资料的唱段。

欧阳中石生前9岁登台演出,15岁拜京剧须生大家奚啸伯为师,在纪念奚啸伯先生的专场上曾演出恩师名剧,无论唱、做,还是扮相、声音,众人皆曰“疑是奚君又重来”。

学生追忆:认识先生次日就跟着学《失街亭》《击鼓骂曹》等戏

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奚派”京剧传人张建国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欧阳中石对“奚派”京剧的守正创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继承了“奚派”原汁原味的京剧艺术,将“奚派”京剧的经典全部融会贯通;在守正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禀赋的声音条件和厚重的文化修养,对戏曲加以创新,唱出了舞台曲目的真谛,发出了戏曲人物的声音。

作为“奚派”京剧后生,张建国曾向欧阳中石先生学艺。“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有着敦厚的文化底蕴的人,待人宽厚,有求必应,对学生更是倾囊相助,他是教书育人的典范。”张建国这样评价欧阳中石。

张建国还记得,两人真正结缘是在1985年。认识欧阳中石先生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一部录音机前往宾馆找先生,希望跟着先生学习《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击鼓骂曹》《群英会》等戏。“虽然晚上先生还有演出,但他顾不上休息,边教边录两三个小时。他对文化艺术不遗余力地传播传承,让我深感敬佩。' 张建国追忆道。

弟子痛悼:师父文以载道,是一本读不完的厚书

欧阳中石去世后,弟子刘俊京挥毫写诗痛悼:“恩师驾鹤去天宫,翰墨遗香意未穷。教诲谆谆犹在耳,送行悲泪伴寒风。”

在刘俊京心底里,师父欧阳中石就像一本读不完的厚书——他精通逻辑、哲学、历史、京剧、书法,知识面非常渊博。“他常跟我说文以载道,不要只是简单地练习书法,而要多看书多学习,学知不足,再学,这样就会丰富你所写作的内容,他特别强调崇德尚文这一点。”

刘俊京还透露,师父欧阳中石平易近人、扶弱济困。看到有穷困学生的家属患病了,他就写一副字给学生,说拿去换成钱给亲人治病。“师父生前患病六年,基本上在医院度过。我隔三差五去医院探望他,这几年每到大年三十,我就去医院陪师父吃水饺,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刘俊京悲叹道。

内容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