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乡村】清塘何村:燕窝里的金凤凰

 流星雨工作室 2020-11-12


            清塘何村:燕窝里的金凤凰

    清塘何行政村位于兰溪市黄店镇西北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三峰山南侧,与上包、下包两行政村相邻,有人口616人,农户183户,共有耕地面积483亩,山地面积800亩,森林面积1700多亩。


    清塘何建村自宋朝治平元年(1064年)自义乌上何街迁入。始祖何允(生于公元前257年),始迁祖何德,字存仁,号少庵,为何允第四十九世孙。先祖何杰(何允后裔),晋代时隐居湖州之安吉;隋汤帝大业二年(606年),何淳伯自安吉迁至婺州定居;唐肃宗时,何顺进(何淳伯五世孙)自婺州迁至义乌上何街巷定居;宋治平元年(1064年),何德(何顺进七世孙)由义乌上何街迁徙兰溪清塘何定居。其地有清塘,何姓定居后得名清塘何村。村庄象形燕窝,聚族三峰之下,是古代堪舆的风水宝地。


    清塘何古祠堂有积庆堂、新头下祠堂与堂头下祠堂。积庆堂为三间两进一明堂建筑,民国廿四年重建,木结构,无厢房。牛腿雕刻精美,刻有象征福禄寿喜的动物图案,栩栩如生。积庆堂戏台,台面宽4.40米,台高1.55米,并雕刻《桃园三结义》等优美的图案。近年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聘请各地婺剧团来此演出,成为村民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村中的一口古井,是村民饮水思源的地方,喝上这井水,就会想起祖先所创造的基业,就会永世不会忘记祖先的恩德。


   清塘何村有着悠久的光荣传统。19286月,清塘何村建立了党支部,共有党员8名,何银相任党支部书记,秋收暴动失败后即停止活动。解放后建立的党支部,到目前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现任金华市人大副主任的何文斌同志一心为报效家乡出力,为村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成为村民心中的楷模。


    村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在改造自来水、通村公路、村庄整治、文化特色村、渠道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如今的清塘何村不仅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而且通上了通村公路,山美水美村更美。


    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清塘何村早期私塾,始办于清光绪年间,本村秀才何四仂为私塾先生。解放后,曾办过小学。近年来,有近20名学生考上大学,全村有教师10多名。每年暑期,村党支部、村委会都要将考上省重点高中、考上大学的学生张榜公布,张贴大红喜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青少年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报效家乡。


    制度健全规范实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村三个文明建设,村里及时健全了爱卫组织和各项卫生制度。针对森林火灾多发,加强防火宣传和计生工作的需要,制订了包括计划生育、森林防火、卫生、公德教育等内容的村规民约,既配合了党委政府工作,又加强了公德教育的宣传。门前实行三包,党员干部分段包干,村老年协会督促,形成了人人讲卫生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结合本村实际,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将村规民约翻印分发到各户,使全体村民能够牢记自己的行为规范。


       村容村貌得以改观。自2002年开始,村两委为改变村容村貌,利用本村在外人才资源,多次上门拜访,得到了在外人员的大力支持,着手把全村的主要道路浇上了水泥路,建起了1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共投资了32万元,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彻底消灭了露天粪缸,投入3.3万元,建起了1座生态公厕,并配套建立了化粪池,五只垃圾池,垃圾集中存放统一处理。目前,相应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制定环卫公约,对公共场所实行专门保洁员,定人定时清扫,并运到固定场地,集中存放统一处理。投入2余万元建立了一条绿化带。投资11万元砌围了塘堪,给里畈塘、新塘围上了220米的罗马柱护栏。进行了大坑100米的渠道改造,并建起了一座小桥叫化龙桥。投资4万多元建起了450平方米的篮球场及单杠、双杠等体育设施。办好老年协会和青少年活动室,在原有20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的基础上,投资3万元,装潢了文体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计生协会活动室、村广播室、村办公室,让党员、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对全村各户安装了调频广播,建起了村调频广播室,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通讯设施得以安装,把党的方针政策、科技宣传带给千家万户,切切实实地搞好村环境整治工作。


      自来水设施配套齐全。1983年投资5万元建起了吃水池等自来水设施,使全村村民喝上了自来水;1988年进行了第二次改造,投资8万余元,建起了一座水塔,造了一个机房,将塑料水管改为镀锌管,进一步改善了自来水设施;2004年,投资12万元,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利用净化器开展水源净化,并使用了80米的深井水泵,村民的生活用水得以保障。


    通过新农村建设,路变平了,水变清了,路灯变亮了,地变净了,人变勤了。一是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有50余户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二是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效益农业亮点不断增多。种植葡萄、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农户不断增多,并涌现出何文康、何宝君等一批经商办企业的致富带头人。在外人员何文平兴办了兰溪市中亚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戴庆香创办了兰溪市鑫德哥塑料包装厂,为带动村民勤劳致富做出了榜样。


    水利设施也有较大的改观。村中有3座水库。其中有1座小二型水库,2座小三型水库。源坝塘水库景色优美,狮子山、蚌山交相辉映,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十分美妙的画卷。该水库始建于1955年,1973年完成,蓄水量25万方,是清塘何村饮水、灌溉、养鱼、养蚌的最佳场所,为今后发展农家乐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外还有蓄水1.2万方的苦竹塘,蓄水1万方的新塘。洪堰渠道是三峰山的一条支流,多年来暴雨成灾。2004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投资54万元,修建了全长1000多米的渠坝,增强了抗旱与防洪能力。


       村口的小殿山,自古就是一个朝拜胡公的场所,塑有胡公像,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坏。2003年开始恢复重建。目前有殿8间。“保丰收,迎吉祥”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是清塘何村主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古时,清塘何村每十年要做一次目连戏,连演1010夜,村民家家宴请来客,十分热闹。而“取龙水”活动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后这一活动曾经中断,直到2003年才恢复。200594日,村民举着銮驾、大刀、蜈蚣旗,前往离村五公里的三峰山一眼山泉中“取龙水”,以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国泰民安。


    看今朝,我们豪情满怀;展未来,我们信心倍增。今天,充满朝气的清塘何村人民正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吹响了“农业强村、生态立村、特色兴村”的号角,以崭新的姿态、开放包容的胸怀和跨越式的步伐融入兰溪,走出浙江,接轨“长三角”,铸造新的辉煌。

  
                                

                          策划:中共黄店镇清塘何行政村党支部

                               黄店镇清塘何行政村村民委员会

 
                                  

                                     撰稿:刘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