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村刘家】 刘家村重要姓氏历史

 流星雨工作室 2020-11-12

  刘家村重要姓氏历史

刘家自然村,据《刘氏宗谱》,刘家刘氏始祖汉高祖刘邦,到唐代为唐朝唐大中时节度史刘巨容,世居江西上饶,长子刘汾,唐咸通辛卯进士;刘孟节,元代时由建德师源迁居纯孝乡刘店园,刘士荣明代时迁入刘家。宗族堂名:宝训堂。

本支派排行字;风

夏唐自然村据《东鲁唐氏族谱》载,刘家夏唐唐氏始祖为唐朝休复祖,唐建威节度推官;第十一世孙唐光朝,字国华,行千十五,宣义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赘居童知府宅八年,由篁屿徙居三泉前宅皮坊塘左。第十一世孙唐光郎,行千十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由篁屿徙居夏唐。宗族堂名为顺德堂。

本支派排行字:曾、万、福、寿、康、宁、富、贵、文、行、忠、信、元、亨、利、贞、乐、演、齐、芳、森、 玉、家、声、远、儒、林、允、祚、昌。  

新唐自然村属于黄店镇刘家行政村,与刘家自然村相连。

据《万松源唐氏宗谱》载,刘家行政村新唐唐氏始祖为唐朝休复祖,唐建威节度推官;宋时唐瑗由三泉徙居万松源。明朝唐禅,行成十五公,字子顺,迁居十三都之茭丼新唐。宗族堂名为万松堂。

本支派排行字:千、百、曾、万、正、德、太、广、义、孟、良、恭、敬、让、钦、明、文、思、聪、履。

高丼自然村,据《兰溪张氏三阜宗谱》,高丼张氏唐明宗长兴元年张氏三阜始祖天蒙居士张鞭,自湖州程县迁居兰溪之纯孝乡深泽而居也。宗族堂名:敦本堂。

本支派排行字;清河深泽 沛浙汪洋 溯源湖 溥流

渊涵濂洛 浪汲沂池 泗洙游泳 满汉沾滋

据《汪氏统宗谱》,高丼汪氏始祖为明朝的仁公;明仁公长子扶公由建德道峰迁居于此。宗族堂名:敦本堂。

本支派排行字;瑞

据《高阳许氏宗谱》,高丼许氏始祖为元朝的许谦,文懿公,居兰溪瑞山乡许店;明朝许本源,行良四,自明嘉靖时迁居高丼。宗族堂名:瑞和堂。

本支派排行字;能

据《龙岩黄氏宗谱》,高丼黄氏始祖为唐朝的黄仪,其先居安徽歙县,唐贞观中为祁门尉;宋朝黄元季兵灭所失无考,其子孙俊英在兰溪做官,俊英之子天授育三子,大儿子黄仁甫为黄店黄氏始迁祖。明朝士访公从黄店迁高丼。宗族堂名:春晖堂。

本支派排行字;仁  

高丼张氏始于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祖居河北青河。联曰: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

据《兰江三阜张氏宗谱》记载,兰江三阜张氏为汉留侯张良之后。五代后唐明宗时(926—933),入迁兰溪有名鞭,字鸿开,号天蒙居士,时职居内翰,见朝纲之紊,知国事已非,遂弃职远遁,托为庶民,适从湖州吴兴奇阜乡徙兰之深泽(今黄湓)隐居。时为唐明宗长兴元年(903)。

宋代时,张鞭之子张旺生三子,长曰邑;次曰都;幼曰京。长子张邑娶大阜叶氏而迁居大阜,为大阜张村之始迁祖;次子张都仍居深泽,至宋理宗时,张都后裔(第十四世孙)张润之,号思诚,迁居石阜,为石阜岭村之始迁祖;幼子张京迁居椒阜,为椒阜之始迁祖。

大阜分派传至七世樵公,不忘始祖迁至高塘。传至十八世磋公,所生二子珉与琪,珉公繁衍居住高塘,琪公迁居高丼。传到廿三世相公,立继本村汪良柱,改名世禄信三公,由此裔孙得繁衍。自十九世至今三十八世,历经十八代,人丁兴旺达八百余。

高丼张氏建基立业敦本堂,枝繁叶茂根基深。民国丙寅年(1926),张崇德,字永忠,行一千四百八五,同治己巳年(1869)二月十七日己时生,公元一九四九年七月终,其为扩建敦本堂后层,无偿捐献旁间厅基,族人为其立“此为务本”匾额,其美德永垂千秋。清时张永球,字樟球,行浙一千一百,道光甲辰年(1844)十一月廿五日辰时生,民国甲寅年(1914)八月廿五日丑时终,迁居诸葛井头胡;继后,张文标,(1905)年二月初一日午时生,又迁居诸葛井头胡。清时张土根,字永俊,行浙一千四百五十四,同治庚午年(1870)八月廿八日生,民国癸未年(1943)十二月初六日子时终,迁居建德王胜堂。张观棋,字名铨,行沛一千七百廿五,道光丙午年(1846)八月十七日戌时生,光绪癸巳年(1893)二月十九日申时终,迁居龙游三姑殿。张顺根,行浙一千六百七十六,光绪癸未年(1883)六月十九日未时生,民国甲申年(1944)六月十八日酉时终,迁居建德下田河。民国时张鸿溪迁居都心。

    黄氏迁黄店村始祖黄讳名仁义,系黄庆第四子。字大宜,号露峰。是位遁世隐居逸老。

   始祖属“启” 行廿四公。(据江夏黄姓字行排列“仁福礼淳 启胜建恭 宽信敏惠 光明睿智 容裕中和 莊敬懋德 清廉齐芳 睦渊任煦 达科广泽排列, 行“启”为第五代。)

    始祖黄仁义,生于明朝洪武丁丑年公元1397年四月廿二日。至今已近七百年历史。居于兰溪西北纯孝乡龙岩(黄店)。娶冯氏,冯氏洪武丁丑1397年二月十九日生,与夫同庚。   

    冯氏生三子,一子名瑜。一女适十四都包。宣德戊申1428年九月廿七日冯氏终,享年31岁。

    继娶永昌赵氏,赵氏永乐丁亥1407年十月十九日生,比先祖小13岁。赵氏生二子黄楼黄琏。(直至成化丁未1487年九月廿三日赵氏终,享年80岁。)

    由于始祖与赵氏不睦,后又取侧室卢氏,(侧室即妾或偏房。皇帝侧室称妃,清朝王爷侧室称侧福晋,民国达官贵人的侧室称姨太太。)  

    侧室卢氏生二子名黄玖 黄玉。

先祖与继娶永昌赵氏解除了同居关系,但还维持婚姻关系,与侧室卢氏别居茭

黄仁义子黄玉为迁丼始迁祖,在高丼繁衍了黄姓后代。

东坞村是一个位于风景秀丽的白露山最西北的一个山脚下的小村落。村民有200余人。

东坞村以蔡氏为主。始祖为宋理学名儒蔡元定,第六世为蔡凌,明代时迁居建德杨源。东坞村的始迁祖为蔡季辙,为第二十世,清代由建德外蔡迁居兰溪黄店东坞。排行字从第廿六世起为:孝友睦姻任恤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温良恭俭让。

东坞蔡氏:宋时建阳西山先生为最先生,显不以官而以道,偕子游,世济厥美,俱成理学名儒从祀。西山先生为元定公。

九峰先生从天下第一等人,蔡氏之鼻祖也。至五世,讳璧公者,官拜浙江运司使。终于任夫人林氏携其孤子讳凌公者,扶衬而归。行至严陵建德南,距城二十里,地名洋津市时,因宋季兵乱,道阻莫前,遂葬运使于洋津市。凌公爰筑室于兹而居焉。合祠以享子姓殷繁,人才蔚起,盖骎骎乎绳其祖武,媲美建阳矣。建十六世讳道息公者,胸羅典籍,学识轶群,素好遨游揽胜,前明年间,税驾城北十八都过水黄山,居人咸钦其才学,留之秉铎,久益见亲,不忍舍,而公亦恋恋故人,以为古人惟邻是卜择不处,仁焉得智。爰赘于钱,生二子,讳忠,配郑氏,生四子。长、次居大源,今名黄山三四房,迁居西源,此名孙蔡之所由始也。是宗支蕃衍云礽益盛,多士济济亲逊可风洵哉,德厚流光之族乎。癸巳冬传二十六世孙亿兴、二十七世孙维圣等聚族。

据《兰溪西乡东坞阳宅图记》:东坞卜宅始自第二十世先祖讳季辙公,同子时富公、时能公,由建南外蔡迁居兰之西乡,即现所居地也。赖祖宗德庇子孙尚称昌盛,克勤克俭,历世相传迄今数百年矣。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幼从其父学,及长,师事朱熹,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著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蔡元定在西山创办西山精舍。他从小聪颖过人,八岁能诗,一天可背诵千言之书。19岁筑室西山(今莒口东山村)之顶,以野菜充饥,发愤刻苦读书。。25岁拜朱熹为师。朱熹与他一交谈,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宋史·蔡元定传》)。此后元定成了朱熹的助教,凡四方来求学者,朱熹常命元定先考其学问水平。朱熹讲学著书遇难题时,也常常先同元定商议。朱熹晚年自编蔡元定与自己讲论学术的言论《翁季录》,以表示元定与他自己相匹敌。 元定涉猎甚广,在儒学、政治、天文、地理、军事、道教、音乐等方面均有造诣,但轻功名,不惑之年仍不应科举。著名诗人杨万里曾联名保荐元定入朝为官,元定不为心动,以疾病为由辞之。也许正是元定这种与朝廷格格不入不合作的态度,恼怒了权贵,因此"伪学"案起,元定首当其冲被流放。

元定是理学家中"慎独"的典范。尝对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这句话被蔡氏子孙作为祖训,载入族谱之中代代相传。元定对程朱理学思想的形成有过重大贡献,后世学者称他为"闽学干城",意为闽学的中坚骨干。

蔡沈是蔡元定的儿子。九峰学派是南宋蔡沈所创立的学派。蔡沈曾隐居九峰山,学者称"九峰先生",因称所创学派为"九峰学派"。其父蔡元定为"西山蔡氏学派"创始人、朱熹挚友与学生。蔡沈少承家学,入则服膺父教,出则师事朱熹,倍守朱熹之说。韩侂胄执政,斥道学为"伪学",他随父谪道州(今湖南道县),父殁,归隐九峰山,专心著述讲学,因形成自己的学派。一传数传子孙和弟子有:蔡模、蔡杭蔡权、陈兆祖、刘钦、何云源、刘泾、刘汉传、刘实翁、黄镇成、陈师凯、刘震、王充耘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