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限制化疗疗效的“罪魁祸首”

 风湿中心 2020-11-12

免疫应答在抗癌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参与了肿瘤生长的控制和肿瘤进展的抑制。化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但其对免疫系统究竟有何影响呢?抗癌化疗常被怀疑会诱发患者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反应。但有研究显示,除了其细胞毒效应,有些化疗药物反而能够借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清除免疫抑制细胞来强化其抗癌功效。

吉西他滨(Gem)和5-氟二氢嘧啶(5FU)便具有上述的功效。这两种化疗药物都能够选择性清除骨髓衍生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一类能够抑制T细胞活性的成熟骨髓细胞。

然而,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两种化疗药物还可能通过激活炎症反应来限制化疗的疗效。这两种药物除了能够选择性清除MDSCs,还能激活MDSCs中的一类NOD样受体家族,即NLrp3依赖性半胱天冬酶-1活性复合物,称为炎性复合体,从而促使了白介素-1β(IL-1β)的产生。而IL-1β会折损机体的抗癌免疫力。虽然IL-1β并不会影响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但它能促使CD4+T细胞产生IL-17,而IL-17有促肿瘤血管生成的属性,这恰恰限制了5FU的抗癌功效。研究人员发现,Gem和5FU在Nlrp3-/-或Casp1-/-的小鼠或IL-1受体拮抗剂(IL-1Ra)处理过的野生小鼠体内具有更佳的抗癌疗效。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化疗药物通过激活MDSCs中的Nlrp3炎性体,限制了化疗的抗癌疗效。而其中Nlrp3和Casp1正是阻碍化疗疗效的罪魁祸首之一。利用IL-1Ra能够改善化疗疗效。

Nature Medicin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