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青铜器名称——食器

 秋风_1233 2020-11-12

      青铜器最早产生于距今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青铜铸造技术日益成熟,到了夏代晚期已经能铸造出用途多样的青铜器,并在商代得以最终成熟,并形成了成体系的各类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饰、农具和工具、衡器、铜镜等等,青铜器几乎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在整个西周东周形成了青铜器文化的鼎盛时期。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青铜器在西周早期,形成了繁缛复杂的祭祀、军事、飨宴、拜访接见等一系列礼制制度,并逐步形成“藏器于礼”的礼器制度,让青铜器不再是生活用品,而是具有了跟天地通灵的崇高地位。

      青铜器成了明贵贱、别等级的重要标志,个人拥有青铜器多寡,跟财富没有关系,只跟爵位等级有关,是有效划分贵族与平民的工具。

       青铜器的名称生僻难认,而且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不是专门研究过青铜器的人很难去分辨这些名称代表的用途。

       下面就把这些青铜器的名称分类一一给大家介绍,为了方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青铜器的用途,把青铜器中的一个大项 ——礼器拆开来说,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几个部分来说明。

       青铜器里的重器 ——食器。所谓食器就是指蒸煮、盛放和取食用的的青铜器,主要包括鼎、鬲、甗、簋、盨、簠、敦、铺、豆、盂、盆、钅会、盏、鍪、釜、俎、匕、镬等。

:↑流行于商代到汉代,最重要的青铜礼器,用于祭祀、飨宴,还是国家政权、贵族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鬲(li):↑主要特征为三袋足,体态肥胖,袋足下可以放置炭火加热食物,这种鬲主要盛放液态食物,主要出现在商周时期,战国逐渐退出,汉代绝迹。

​甗(yǎn):↑蒸食器,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甑(zèng)下部为鬲,中间有箅子,作用类似今天的蒸笼。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汉代后期绝迹。

簋(guǐ):↑簋是盛食器,相当于现在的超大号大碗,一般有底座,商周时期使用非常普遍,战国时期逐渐消失不见。簋跟鼎一样是非常重要的礼器,一般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

盨(xǔ):↑盛食器,典型特征就是上下一样,合二为一,上部有捉手,呈椭圆形。盨盛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绝迹。

       体形较小的簠、敦、铺、豆、盂、盆、釜、俎、匕、镬。↓

       这些较小的青铜器,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碗碟之类,是真正的贵族吃饭时的餐具,不是完全属于礼器,一般不参与祭祀天地神灵祖先。我们可以从这些带着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气息的青铜器去了解和感受我们祖先的日常生活,去感悟祖先们的生活情趣和情感。

簠(fǔ):↑又称胡、瑚。簠的形状为长方形,侈口短足,上下形状大小相同,打开可分为相同的两件器皿。西周晚期出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盛放黍稷稻粱等主食。

敦(duì):↑由鼎和簠两种器型结合演变而来,整体基本为椭圆球形,上下对称,各有三足,和簠的功能雷同。敦出现在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后期至战国晚期绝迹。

铺:↑类似于豆,器腹为直壁浅盘,边狭而底平,圈足矮而粗,且多为镂空,出现于西周至春秋时期。

豆:↑类似于铺,上部为圆口盘,中部为细长束腰柄,大多有盖,西周时期的都较矮,盘较浅,春秋以后的豆柄较长,盘较深。豆出现在商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盂:↑也可盛水、盛冰,常与簋配合使用,比簋大,如盛饭的桶。盂的器型大而重,多为圆口圆足,深腹内敛,个别有盖或者为方型。盂流行于西周,春秋时期逐渐消失。

盆:↑盆和盂类似,平底无圈足,有两耳,多为圆形侈口折肩敛腹。主要用于盛饭食、盛水和盛冰。

釜:↑煮食器,腹部广而深,有双耳,一般悬挂于火上煮食品,多用于野外,比如行军。釜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

俎(zǔ):↑切肉或放置肉食的案几,案面为微凹长方形,有四足,也用于礼器,祭祀时盛放猪羊等牺牲,流行于西周时期。

镬(huò):↑也称为镬鼎,周人除鼎之外的专门用于烹煮大型肉食的大锅,也用于处刑,称为烹刑。

匕:↑古人用于取食物的匙,匕一般为桃叶形,前端尖而薄,有直柄和曲柄。多流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