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我从教的启蒙老师

 书韵闲话 2020-11-13

师   道

怀念一个人,总有缘由。45年了,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这个人如夜空星辰,一直在我心中闪耀!

这个人叫陈丕正,我从教的启蒙老师。

1975年秋,高中毕业后的第三个年头,我开始了做代课教师的生涯。而代课的第一站就遇上了陈丕正校长。

“文革”末期,办学体制下放,每个村(当时叫大队)几乎都有小学,几个村就有一所联办初中。张家港市(当时叫沙洲县)草沙中学就是这样的村校。

当时农村的小学和初中,用的大多是民办教师,其家往往就在学校附近。因此,这些民办教师除了学历低———般都是初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照顾家庭而普遍不够认真敬业。

然而,校长陈丕正却是一个“另类”。他是正式公办教师不说,还曾经是当时沙洲县最好的双桥初级中学的校长,因为体制下放才调到这个偏僻的农村初中做校长。

瘦长个子,皮肤黝黑中带点灰黄。长条形脸上嵌着一双饱含忧郁的眼睛。头发短平,几乎根根竖着,颇有些怒发冲冠的样子。而且,几乎从没见他笑过。

他的家就在离学校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一双儿女也都在这所学校任教。家就在学校旁边,陈丕正校长却天天吃住在学校。更让我敬佩不已的是他的认真。

我在学校里属三类教师,即公办教师、民办教师之后不入流的临时代课人员。因为第一次做教师,起点低,没经验,更因为我想通过努力工作争取一个民办教师的身份,因此我工作特别认真,备课、上课一丝不苟。这样一来,陈老校长好像比较赏识我。

一次中午,我在他办公室闲聊,他竟然把他的几本文摘笔记本都拿给我看,这一看给了我终身的印象,也影响了我的终身!啊,满本满本,一笔一画,工工整整,都是书报摘录。

当时为数不多的报纸(好像没有什么杂志),他天天认真阅读,凡和教育有关的消息、资料,他都认真抄录下来。还有,当时的广播特别重要,上至党中央和领袖的声音,下至地方政府的有关通知,都通过广播传达。陈老校长每天在固定时间必定收听,并且凡他认为有用的内容,他都会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因此,学校老师乃至他的儿女都讥讽他太迂,是“套中人”,说老头子不通人情世故,什么都只听广播里的,只相信报纸上的。而我却为他的认真所深深感动和感染。

一日之雅,寸阴若梦。45年过去了,半年代课结束后,我们再没见面。况且,他早已作古。但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模样,他那一笔一划,字迹隽秀的摘抄本,常常会浮现在我眼前。

和做笔记一样认真,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是他的工作。比如,每天早晨,他会在教师没有来校前在校门口的黑板上写好“每日工作”。其字迹之工整,版面之整洁,几乎无人企及。

又如,他常常要抽查老师的备课笔记。在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谁会有心思愿意去认真写备课笔记呢?于是陈老校长就常常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义愤填膺地批评大家。而教师们都不愿意或不屑听他的啰唆,会场里往往叽叽喳喳乱成一锅粥。

这时,陈老校长总气得脸色发紫,他使出了“绝招”——拿一个体育教师用的哨子在手上,当会场里讲话声大得不行时,他就拿哨子“哔哔哔——,哔哔哔——”地吹上一通。短暂的安静之后,他又必须“哔哔哔——,哔哔哔——”地再吹上一遍。

这时,他的眼睛一定是瞪得大大的,脸还一定是涨得通红通红的。这种特写镜头后来一直在我脑海里定格。后来想想,这是我步入教坛接受的最重要的启蒙教育。而且,从他身上我读懂了什么叫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师道为什么拥有尊严?信念,执着。一辈子活在信念中,一辈子把自己认定的好事当作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来做,这样的教师怎能没有尊严?师道是一种人格。师道是一种精神。师道就是陈丕正。陈丕正就是一种高尚的为师之道。

 “哔哔哔——哔哔哔——”45年了,陈老校长在会场里吹哨子的声音,总会不时在我耳边响起……

作者简介:高万祥,男 ,汉族,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教育报》首届“全国十大读书人物”、苏州市首届名校长等称号。著有《语文的诗意》、《在日记中成长》、《相约星期一》、《我的教育苦旅》等作品。现退休家居,和孩子读书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