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的目的 17

 小山 爱 2020-11-13

慢的目的   17

(接上期)

      也就是说,攻击与防御的动作,前者为发、开、打、放、呼,后者为蓄、合、化、收、吸,这都是呼吸与动作自然结合的证明。

       惟在整个拳式的在内气充盈,聚散随意的前提下,全身都在随意的有氧运动——全身关节在内气的催动下,在肌肉和韧带的牵动下,可以得到时松时紧和有规律之适量运动——是为养生与技击融为一体!

       我们知道:戴氏心意拳的松,是要一节一节的在意念的指挥下,自自然然地一节一节的放松,最后达到全身的放松!只有自自然然地放松,才可进入虚灵柔顺,虚实结合,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果您不知道松的方法及其深奥之意义,松的空洞洞,松得一无所有,那么又怎能达到拳术所谓的“弹簧力”境界呢?

       要知松的反面就是紧,看,又不得不说道“阴阳”,说到太极图了,就是矛盾的统一体——因为,这紧,便是由于放松以后,自自然然地转紧而入于刚。

       用西方的知识来讲——有氧运动!

        因此,内脏丝毫不牵强,属于自然而然!

       也因此吧叫内家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