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结石效验良方

 循天园 2020-11-13

尿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道疾病,对肾功能能产生不良影响。结石大多数是在肾脏形成的,形成于膀胱的结石罕见,结石大多数位于肾盏和肾盂,随结石的下移,可停留在输尿管和膀胱。肾结石依其化学成分分为含钙结石和不含钙结石,含钙结石主要由草酸钙、磷酸钙组成,不含钙结石由尿酸、胱氨酸、磷酸镁铵及罕见的黄嘌呤组成。

【病因病机】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属于中医“砂石淋”“腰痛”“血尿”“虚损”及“关格”等证范畴。本病大多属于中医学淋症中的砂石淋。上尿路结石引起的绞痛属腰痛范畴,结石引起的血尿则为尿血,结石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属虚损和关格范畴。《金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小便如粟”即尿中排出的结石如粟粒。《外台秘要》云:“石淋者,淋而出石出。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溺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出,甚则塞痛。”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在肾脏气化功能失调的基础上,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脏腑失调,湿浊内生,下注肾脏,因肾脏气化功能失调而排泄不畅,湿浊凝结,日积月累,聚为结石。湿浊蕴久则化热,湿热久蕴又煎熬尿液,使尿液凝结而化生结石。湿浊、湿热、结石内阻,既阻滞气机,又可损伤肾脏。同时,气滞及血则血瘀,血瘀则肾脏失养而功能虚弱,从而进一步加重肾脏气化功能失调。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从而结石增大,肾功能衰退。肾为先天之本,诸脏腑气化之源,肾衰则诸脏腑气化失调、功能衰退,湿浊内生,湿浊内盛则可发展成为关格。可见,本病病理关键是肾虚湿盛,临床表现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阳虚气弱、脾肾亏虚四个方面。

本病可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活动期具有典型的腰腹疼痛、血尿,多因外感、劳累、剧烈运动引起,以邪实标急为主。静止期症状不明显,以虚实夹杂为主。

【治疗思路】

本病的治疗当以清热利湿、散结消石、护肾为基本原则。急性发作期贵在清热利湿、攻下通里、理气止痛。静止期疏利散结消石、攻补通施。清热利湿常用木通、车前子、金钱草、石韦、萹蓄、灯心草、防己、瞿麦,散结消石常用海金沙、琥珀、鸡内金、芒硝,通里常用大黄、芒硝,护肾常用杜仲、枸杞子、续断。

【辨证施治】

1.活动期

湿热蕴结 证见尿中有时夹有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刺痛,尿频尿急,小腹拘急,尿液浑浊或黄赤或血尿,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细数。治当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加减:萹蓄、瞿麦、石韦、滑石、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栀子、车前子、灯心草、琥珀。或用小蓟饮子加减。

气滞血瘀 证见腰部酸胀刺激痛,甚则绞痛难忍引胁腹,并向少腹或底尾部放射,尿血、色淡红或暗红或排出血丝或血块,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或弦细略数。治当行气活血。方用沉香散合五苓散加减,或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沉香、柴胡、白芍、延胡索、石韦、滑石、当归、小茴香、冬葵子、蒲黄、泽泻、牛膝、王不留行、琥珀、甘草。

2.静止期

肾阳虚 证见腰部沉重酸胀隐痛、冷痛,四肢欠温,畏寒,口不渴,尿少色白,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缓。治当温阳通淋。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肉桂、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干姜、金钱草、海金沙、甘草。

肾阴虚 证见腰部酸胀隐痛,头晕头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小便短黄或血尿,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肾养阴通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药、核桃仁、山茱萸、龟甲胶、车前子、牛膝、当归、牡丹皮、白术、茯苓、泽泻、白芍、石韦、金钱草、海金沙。

气滞 证见腰部间歇性短暂胀痛或串痛,小便滞涩或突然中断,可伴少腹胀、心烦,苔薄白,脉弦略数。治宜破滞开壅,通淋排石。方用六磨汤合沉香散加减:沉香、柴胡、白芍、木香、槟榔、枳实、郁金、乌药、延胡索、石韦、冬葵子、牛膝、王不留行、芒硝、甘草。

脾肾亏虚 证见腰酸痛,足膝无力,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小便不利,舌淡、苔薄,脉沉细。治当健脾补肾,通淋排石。方用六味地黄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黄芪、熟地黄、山药、泽泻、柴胡、核桃仁、金钱草、山茱萸、茯苓、白术、甘草、当归、杜仲、牛膝、枸杞子、海金沙、鸡内金、甘草。

3.变证

癃闭 尿结石阻滞输尿管和膀胱可引起癃闭。证见小便点滴不畅,甚则点滴不出,少腹或膀胱胀满拘急疼痛。治当破滞开闭,利尿排石。方用代抵当丸加减:当归尾、桃仁、红花、穿山甲、冬葵子、泽泻、牛膝、金钱草、海金沙、王不留行、大黄、芒硝、琥珀。

肾胀 尿结石阻滞输尿管和肾盂,水湿内停,可引肾胀。证见小便点滴不畅,甚则点滴不出,腰腹胀满拘急疼痛,膀胱不胀、无充盈。治当破滞开闭,攻里通下,利尿排石。方用沉香散合五苓散加减:沉香、白芍、石韦、滑石、当归、冬葵子、穿山甲、桂枝、白术、猪苓、车前子、泽泻、牛膝、金钱草、海金沙、王不留行、大黄、芒硝、琥珀。

关格 结石久滞、湿浊蕴久,损伤肾脏,肾功能衰退,诸脏腑气化失调,则可发展成关格。证见小便点滴不畅或点滴不出,肌肤水肿,腰腹胀满拘急或大便不通,恶心呕吐,神情异常。治当通里降浊,益肾固本。方用济生肾气丸合温脾汤加减:附子、肉桂、党参、肉苁蓉、茯苓、白术、巴戟天、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生姜、陈皮、半夏、生牡蛎、泽泻、牡丹皮、大黄、芒硝、甘草。

【病案举例】

石某,男,36岁,1997年6月9日初诊。患者因长期野外作业,平素喝水少。反复间断性出现腰腹胀痛、下坠感明显,伴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历时2年余。曾服用利尿排石中药和止痛西药,病情稍有好转。现精神疲乏,头晕,睡眠差,大便结,脉涩细、舌质红、苔薄黄微腻。查体:右肾区有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B超报告:右肾结石8mm×8mm大小。肾盂造影X线摄片报告:右肾结石,右输尿管显影无狭窄。中医诊断:淋证;西医诊断:尿道结石。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用八正散合小蓟饮子加减:萹蓄10克,瞿麦10克,石韦10克,冬葵子10克,车前子10克,灯心草10克,琥珀4克,小蓟25克,泽泻10克,金钱草20克,茯苓20克,生地黄20克,海金沙30克,鸡内金8克,乌蕨根15,鱼脑石10克,金沙牛10克。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同时大量饮水,并多做跳跃运动。

二诊 服药5天,排出小结石1枚。守原方10剂和上述辅助疗法,症状消失,复查B超和肾盂造影X线摄片示:原位置无结石影。(石海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