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水土保持应该如何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gymrlwu78v8b0h 2020-11-13

本期期刊速读内容来自《现代园艺》杂志2020年第20期文章《探究重视植物配置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作者柳金库

柳金库(1979-),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水土保持。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在阐述水土保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植物配置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作用,并从营造水流调节林、营造防腐蚀林、强化屋顶绿化设计3个方面着重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植物配置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市政道路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加大了破坏表土植被,导致地表上的淤泥堆积十分严重,河道的续航能力也会降低,在洪水来袭时整个城市无法抵御冲击。城市多个领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加大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发生,由此也破坏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如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关键。防止水土流失的办法较多,其中,植物的种植是一种最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方法。因此,结合实际探究植物配置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问题。

1 城市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建设,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会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且随着水土流失面积的加大,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问题会变得更严重,与之相关的维护工作也会变得更复杂。

在此背景下,为了能更好地恢复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我国有关部门也加大资金支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但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所提供的资金支持跟不上水土流失的速度,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会恶化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会制约水土保持生态的建设发展,无形中也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水土退化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会变得更紧缺,水资源成为制约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甚至还会严重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水土保持问题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对水土保持问题的解决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2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第一,适时适地的原则。

在园林绿地工程建设中需要严格遵循适地、适时的基本原则栽种植物,根据当地环境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类型,从而使植物栽种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选择绿化植被时,需要确保植被符合当地的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条件要求,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植物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有作用。

第二,生态性原则。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宗旨,是实现对当地环境的绿化,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特别是在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污染气体的出现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在此情况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要在遵循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维护要求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的植物类型,并根据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设计植物种植方案,从而通过有效种植植物维护生态平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理想的环境。

第三,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要遵循艺术性的发展原则,这种艺术性的安排布置要着重体现在植物的选择和优化布局上,即城市水土保持中所选择的植物除了要具备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受各个地区环境差异的影响,各个地区的植物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选择一些具备美感和艺术感的植物,从而在达到水土保持作用的同时,满足园林工程发展建设对艺术性的需求。

3 植物配置在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植物在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

  • (1)达到植物截留的作用。通过种植植物能够达到截流降水,减少降水侵蚀地面的作用。
  • (2)残枝落叶能起到涵养降水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降雨的侵蚀能力。
  • (3)植物根系能够达到固结土壤的作用。
  • (4)植物对土壤理化改良作用,通过改良和调节土壤增加土壤腐殖的含量。
  • (5)植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良也能够达到理想的水土保持作用。

第二,植物在保持水土方面的应用作用。

水土保持植物一般具备根系发达、调节气候自然条件的作用,同时,在这些植物的作用下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在保持水土效果的同时,还能强化对植物的种植管理。

在种植植物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开发项目的要求选择不同属性的植物类型,比如,居住小区的植物要结合居民生活对光照、光线的需求合理搭配花草树木;工矿地区则需要根据不同厂区的建设要求选择适合的植物树种,通过选择这种树种达到吸收毒气的作用,改善工厂周围的作业环境;在石料场地周围的边坡工程要做好生态绿化处理,目的是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和边坡破坏问题。

第三,防止土壤腐蚀。

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类型能够起到良好的粘结土壤效果,减少土壤被腐蚀和被侵蚀现象的发生。在植物搭配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牧草植物和木本植物综合搭配的使用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2 种植物具备较大的差异,牧草植物的根系比较浅薄,一般会存在于土壤表面;常见的木本植物是灌木和乔木,植物根系比较长,能够深入到土壤根系以下的地方牢牢抓住土壤,从而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4 植物配置在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4.1 全面调查分析园林绿化工程区域的立地条件

城市水土保持植物的搭配需要根据绿化工程区域的不同选择适合的配置措施,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我国南北地区的环境差异较大,要求在配置植物时调查分析整个工程周围的立地条件,全面了解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土壤酸碱性、区域环境、水文环境、植物群落分布等,在了解这些信息的情况下科学规范绿化植物种植。

为了更好地发挥植物绿化作用,要分析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生长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种植。

4.2 科学确定园林工程水土保持植物的基本群落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所打造的水土保持植物群落不仅要起到水土流失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还要凸显整个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和意义。

因此,在植物种植过程中要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生态学知识,并在植物种植管理过程中,应用科学经济的手段合理调配园林资源的使用,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打造出一个半封闭状态的植物群落,充分发挥植物在保持水土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方面的作用。

4.3 合理调节和搭配植物的花期

多数植物在春天都会迎来开花时期,此时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的花期,能够使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在不同的时间段展现不同的绿化景观效果,并给欣赏者带来一种独特的感觉。

同时,在搭配城市园林植物时还需要注重分层设置植物,结合不同植物的不同花期搭配这些植物,从而在确保花朵连续盛开的同时,整个园林建设发展增添更多别样化的色彩,充分彰显整个园林绿化景观的多样性,提升园林绿化景观的欣赏价值。

在植物搭配过程中要注重体现植物的综合搭配,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多考虑一些花期长、生长旺盛的植物,通过调节这些植物和搭配这些植物,提升整个生态园林景观的生机和活力,达到理想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4.4 科学选择水土保持技术

第一,植物的栽种和选择影响整个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效益。在植物栽种时,要充分考虑和体现整个景观的生态意义和艺术意义,通过应用适合的水土保持技术实现有效保护植物,充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在选择和使用水土保持技术时要始终坚持统一的思想理念,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进一步彰显水土保持的实际应用和功能价值意义。

第二,在园林工程植物养护管理中还要科学地使用水土保持技术形式,将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和其他技术相结合,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提升水资源和土资源的保持效果。

另外,为了达到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修剪植物,去除植物多余的枝丫,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第三,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中,也需要通过使用自然、环保的技术形式达到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避免因为使用化学药剂而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植物种植和管理过程中,还可以选择引入天敌的方式,借助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完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是因为地表土没有植物根系固定而被地表径流或风沙轻易带走的一种表现,植物在综合防治水土保持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达到水土保持的应用效果,需要按照适时适地、生态性、艺术性的原则选择植物类型,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类型,充分发挥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效果,在整个地区范围内,打造出符合自然生态环境需要的自然生态景观,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范围内打造出和谐、稳定、优美的城市景观管理体系,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