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的自然笔记》-308【紫翅椋鸟】

 左岸大山 2020-11-13
24

新疆拍鸟

紫翅椋鸟

荒原不是鸟儿原有的依赖,但这里有着自然的天地,可以任由翅膀飞出自由的旋律

一只鸟飞去另一只鸟飞来,天空留下许多鸟的痕迹,哪一只会与我相遇,耐心等候,静心聆听,总有一只会款款而来。

现在走来的是紫翅椋鸟,一种有着靓丽且特别羽毛的鸟,从头到尾,依次有铜绿色、紫铜色、铜黑色、黑褐色完美融合过渡,边缘有淡黄白色细边和褐色宽边,更为特殊的是全身有白色点斑,阳光下闪烁出迷幻色彩,他走在北疆的荒漠便如走在霓虹灯下的t台模特,自信且风姿绰约。

曾经在西蒙·巴恩斯 (英)的《聆听,与一只鸟相遇的最好方式》中读过紫翅椋鸟与莫扎特的相遇。“1784年五月的一天,在一家店铺里,音乐大师莫札特哼着《G大调第17首钢琴协奏曲》中的一段旋律,结果店铺里养着的紫翅椋鸟竟然模仿出来,让他惊喜万分,立刻掏钱将其买回家去。然后受鸟鸣的启发创作《一个音乐玩笑》,鸟儿死了,莫札特将他埋在自家院子里,为其写了一段哀伤的墓志铭。”

我也曾多次聆听紫翅椋鸟的啼鸣,沙哑的嗓音与哨音甚至有些刺耳。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我听到了刺耳音但莫扎特却听到了他善于模仿其他物种包括人语的鸣唱,如云雀和知更鸟。这些声音在音乐家的耳朵里演变为美妙乐曲,也造就了一段人鸟奇缘。

其实有关缘分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我更感兴趣的是紫翅椋鸟的另一个故事。这种原产于欧洲的鸟把分布区扩展到了北京一带,还被人为引入到美洲、澳洲等地并且迅速成为了当地优势种。全球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到约3~6亿只。

19世纪末,约60只紫翅椋鸟被从欧洲带到纽约中央公园并放飞,新的自然环境,这里缺乏天敌与所有的制约因素,他们凭借着杂食性很快适应,并依赖超强的繁殖力,80年后,遍布整个北美。现在北美的1.5亿只紫翅椋鸟都是这60只鸟的后代。

他们的到来及迅速增长,给北美的原生物种带来灭顶之灾,紫崖燕和蓝知更鸟等本地鸟类的数目下降。甚至给当地居民带来灾害,1960年,一架飞机从波士顿起飞不久与椋鸟群相遇,造成飞机坠毁,机上62人全部遇难,成为美国航空史最严重的鸟类撞击飞机事件。

这样的紫翅椋鸟与原产地乃至于新疆区域内大量捕杀有害昆虫,成就大片森林和草原的功臣的确是一种鸟,从天使到恶魔,异地登陆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在自然形态中称为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外来物种在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定居,大自然给予他们一定的制约因素,造福于生态环境。但人类的干预让他们异地而居。失去了原有环境生态系统的制约,与当地土著种竞争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使当地土著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这些高危害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

大自然造就了每一种鸟儿,也给予他们合理的生存环境,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大自然也很脆弱,超能物种(人类)的肆意妄为必然会让所有的和谐毁于一旦。鸟儿无语,我们应该听从他们翅膀飞去的声音,学会遵循自然规律。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