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带你走黄河》---16【小塔则】

 左岸大山 2020-11-13


 黄河 
落 天 走 山西

碛口镇集贸的主要产品中有瓷器,瓷器多产自招贤镇。为了探访究竟,我们一早便驱车前往。20公里山路曲折迂回于圪梁沟壑,一路倒也风光无限。前方的路开始有了煤炭的黑色,空气中也弥漫了二氧化硫的味道。拐过一个急弯,房屋密集处便是招贤镇。

停车探寻,得知镇上已无作坊,倒是不远处深沟内有村小塔则,那里还集中烧制。继续穿镇而过,有小路入沟,两岸高山夹持,路不断有被水淹没或冲毁处,只能缓慢躲避。山体有滑坡,一些或黄、或黑的石头便裸露出来。这倒也验证了资料上所言:“相传在隋朝年间这一带发现了大量的陶土矿,加上山沟里还算充足的水源,又有丰富的燃料煤炭,具备了烧制陶器的条件,于是从元代时就已有生产陶瓷的记载。”

缓行约有四、五里,山沟豁然开朗,首先入眼的便是散落于路旁或山坡的大缸。一些窑口的烟筒高低错落,一些由大缸围成的院落分布在两侧的高坡上。此处的特色倒是让人惊叹不已,除去那些窑口前密密麻麻的成品或半成品大缸,走在脚下的路是大缸底铺成,围墙、院门是大缸砌筑,房顶的滴水、房顶的烟筒、土地爷的神龛、甚至是厕所都由大小不一的大缸组成。走在这样的村落,仿佛进入了一个大缸的博物馆。

小路渐行渐高,一个特殊的窑口依山而立。这里不像其他窑口烧制大缸,而是一些小的圆筒。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见我好奇,便热情介绍起来:“这是一种灶火用的衬套,耐火用的,有了这个就不用每次都用泥抹。”说着就停下手中的活,递上一支烟。“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有很多烧毁的大缸,人们废物利用,年长日久便有了现在的模样。其实,我们的窑口从前有很多产品,黑陶大盆、大瓮、面盆、油瓶等。当时的黑陶大盆、大瓮需求量很大,所以生意很好,也热闹非凡。白天从沟口到沟里面全是来这里拉瓷器的骆驼和骡马车,最多时这里有过五十几座瓷窑,几百人在干活。尤其是清代和民国年间,碛口水旱码头的繁荣带动了村里的陶器市场,一批批陶器从这里运送到碛口码头,然后通过水运将陶器运输到陕、甘、宁、蒙等地销售。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曾复烧出雨点釉,又名“油滴釉”。其釉面漆黑油亮,不规则地散布着小星点,产品还远销至日本呢。”

说话间女主人来喊吃饭,男人便喊我一起,没有谦让,我们便捧起来他们自己做的粗瓷大碗,一碗香香的擀面下肚,竟然撑的我困意连连。向里挪了些,和主人招呼一声便进入了梦乡。

行走大河多年,也习惯了乡人们的实诚,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游走乡村的日子,踏实而舒心。睡醒的时候,出窑和忙碌的主人告别,信步寻找着更多的惊喜。还没走出多远,主人却急急追来,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塞回了我放在窑内的十元钱,口中自然是一些埋怨我见外的唠叨。

路继续延伸,尽头是一个有着三个大窑的作坊。窑洞分三层,最下面是原料库和粉碎车间,二层是成型车间和半成品库,三层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和主人打过招呼,我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拍摄。成型车间有老者正忙碌,他的手上有胳膊粗的盘条,拉坯机转动之间便有了不断升高的缸体。我们点头示意,老者在我好奇的询问下也打开了话匣子。

“做一个大缸不简单呢,我给你说说基本步骤:

1.采原料,去矿洞中采取自己需要的原料。

2.和泥,将原料碾碎,搅拌成粗泥。然后配比、浸水、碾压成细泥。

3.成型,利用拉坯机旋转成所需形状。

4.整型,在胚体半干时,用木板拍、压结实并二次塑型。      5.上釉,将黄土稀释涂抹在胚体上。

6.烧制,将胚体有序装入窑中,然后封闭烧制五天左右。”

边做边说的老者眼神灼灼,那是一种手艺人的骄傲。“我们的大缸质量好,早些年都供不应求呢。我们村祖祖辈辈做瓷,家家有瓷窑,户户都做瓷活。 ”老者越说越兴奋,但不久便神色暗淡下来,一声长叹后说道:“你也看到了,现在就我们几家还在做大缸,现在做了东西没人用了!以前的老陶窑大部分或停产或破败,人们也再不做这东西了,过去那种热闹的制陶场景,再也没有了。”

告别老者,那声长叹也让我的脚步有些沉重。时代变迁,大河边上许多的过往都在消失,它们有过辉煌,也正在走向没落。也许这就是历史,对错只有亘古不绝的黄河才可以见证。

就在不久前,我再次回访这里,仅仅相隔十年,看到的却是堆积的陶制品,湮没于杂草丛生的山坡。村庄的老房子和窑口大都已坍塌无存,没落而孤寂。行走黄河,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是否真的不再需要这些传统作坊所产出的东西,那些所谓的快捷制品真的可以替代手工业品?当我和乡人们多次聊起未来的时候,听到的大多还是那一声叹息,他们的路似乎已走到了尽头。

那些夕阳下暖暖的泥巴烧制成新的器具,那种生活的精致与温暖,也许犹如黄河的流淌是亘古的。它们应该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完美。那些传统的手工艺,映衬着黄河流域的发展繁衍历史,以及黄河流域劳动者的聪明智慧。那些手工制品有着生命需要的温度。这种工艺的流逝,会让我们循环到一个怪圈,快捷与迷茫。我们走的很快,裹挟在那个怪圈的洪流中,且行且迷失,忘记了生活原本的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