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的自然笔记》-368【藏羚羊】

 左岸大山 2020-11-13


雪后的高原天高云淡,11月的风已经让这里苍凉如洗。风呼啸着极速掠过,将所有的绿连根拔起,还原出寂寥苍茫。雄性藏羚羊站在天际线上,俯瞰着自由的广袤,等待着归来的雌性,共续一年一度的雪域情缘。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也是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最早对藏羚羊进行系统记录和研究的美国人乔治·夏勒博士描绘过他在1985年10月与藏羚羊的第一次相遇:“它们的毛色在交配季节里变成了黑白相间,一对纤长的角从头顶近乎笔直地伸出去,看上去威风凛凛。我仿佛置身梦境,恍若看到了独角兽、手持长矛的藏族骑士,还有塞伦盖蒂平原的羚羊出现在隆冬大地。这是一个任由想象力驰骋的地方。”

他们是高原的精灵,据不完全考证,他们是属于这里的土著居民,具有远古的遗传符号。长期的高原生活,他们为了适应而进化出了完美的特征。

凸而圆的鼻子,增大了鼻腔的容积,使得藏羚羊能吸入更多的氧气;心脏比例大,血液中红细胞含量高,血液循环能力和运输氧气能力增强;强健的体魄,体长为117~146厘米,肩高75~91厘米,四肢强健而匀称,时速80公里的速度,可以对抗或逃避天敌;通体的披毛都非常丰厚细密,可以抵御严寒;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让他们坦然面对恶劣的生命禁区。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他们一直守护着这里的神奇,也延续着古老的迁徙生活方式。雌性藏羚羊每年的4、5月份迁徙300多公里,6月到7月份母羊在产仔地进行分娩,11月返回栖息地。

一年一次的相会让高原处于亢奋的状态,雄性更换了白色的绒毛,脸部变的黑白分明,英武张扬。这是一场集体婚礼,也是彰显雄性魅力的角斗场。只有经过一番殊死搏斗,用武力战胜情敌,他才能获得与雌性“约会”的机会。每只雄性大约控制10~20只雌兽,严格看守,不让一只雌兽溜走或者被其他雄兽夺走。如果发现有其他雄兽靠近,便会便挺身而出,低首发出叫声,并以角猛击。

他们的盛会一直持续到来年的1月,这时的雄性会纷纷做出一个奇怪的动作,背对他的妻妾,不断用蹄击地,曲尾低首,发出轻蔑的叫声,表示不再愿意统领它们。相聚就此结束,他们又开始了多达十个月的分离。

绵延不绝的雪山,广袤的寂静荒原,藏羚羊无疑是精灵一般的存在,让这里有了生命的辉煌。直到“沙图什”的出现,藏羚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杀戮灾难。

“沙图什”是一种披肩的名称,也是人类欲望的丑恶载体。被欧美等地贵妇、小姐追捧为显示身份、追求时尚的一种标志。制作披肩的原料取自藏羚羊绒,而藏羚羊奔跑迅速,粗暴屠杀从藏羚皮上摘取羊绒成了获取的唯一途径,藏羚羊的家园因此变成一个欲望屠宰场。

每只藏羚身上只能取绒125~150克。一条长2米、宽 1 米、重100克的“沙图什”需要以3只藏羚羊的生命为代价,高原上的生灵遭到灭顶之灾。他们从1990年的约100万只,到1995年锐减到 7.5万只。 虽说后期经过了正义力量的挽救,偷猎有所节制,但随之而来的栖息地面积缩小又让他们陷入了另一场灾难。

例如,西藏羌塘高原北部的双湖地区,原为无人区,移民逐渐到双湖居住并放牧后,周围数百平方公里的适栖生境遭受人为干扰并沦为牧场。又如青海西部乌兰乌拉湖及太阳湖-库赛湖一带,原来也是无人区,但在多年前有成千上万的淘金者蜂拥而至,他们的挖金活动不仅破坏了原始植被,而且大大加剧了人为的干扰,致使这一地方很难见到藏羚羊的足迹。

大树旁边,几棵瘦弱的小树却在生存的边缘挣扎,它们枝干细脆,叶片已接近枯黄。小树愤怒地盯着大树:“你已经足够强大,为什么还要限制我的生长?”大树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说:“对于我来说,你的生长永远是个威胁。”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征。

人类的出现让这一法则有了特例,人作为高等动物,自然赋予他非凡的本领,拥有可以改变丛林法则自然属性的能力。假如欲望不受约束,那势必毁灭一切。

藏羚羊站在对面,眼神中充满了无辜与不解,面对人类,他们想倾诉的太多太多……


    《大山的自然笔记》精选并精心编排,终成《褐马鸡和他的邻居们》 一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精美出版,书采用全彩印刷。

     书中分八个章节,介绍了山西范围内不同生态环境生存的一百余种鸟类。描述了鸟儿与鸟儿,鸟类与人类之间的故事,描述了大自然之美丽与脆弱。

目前书已在各大新华书店、当当网、亚马逊网、读书网等全渠道销售。

相关链接:


《大山的自然笔记》-351【背影-再探阿尔金山无人区】

《大山的自然笔记》-289【无人区探访---野性阿尔金山】

《行摄生活》-49【三江源】

《大山的自然笔记》-231【藏原羚】

《大山的自然笔记》-238【岩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