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cxm54666 2020-11-13

金红底色,圆形轮廓,麦穗环绕,下安齿轮,正中是天安门,其上是闪耀五星。这一图样我们再熟悉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每每凝视国徽,我们都不禁为其简洁大气,凝练庄重的设计所折服,只觉得它好似是民族精神结成的实体,历史文化留下的结晶。

数十年来,国徽的图案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牢牢记在心中,化为割舍不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然而,若要问国徽的总设计者究竟是谁,国徽设计又有怎样一段故事,多数国人却答不上来,只能就此沉默。

而在答案揭晓后,人们又往往恍然大悟,这位神秘而才华横溢的总设计师,便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女士,而她病中设计国徽的故事,虽鲜有人闻,却感人至深。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建筑才女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林家家风清正,子弟中亦不乏民主先驱,在家庭的熏陶之下之下,林徽因自幼便才思敏捷,眼界颇高,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

而身为父亲的林长民,对如此聪慧的女儿亦是十分喜爱,甚至决定带女儿出国,与自己一同游历欧洲。

那是1920年,十六岁的林徽因第一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甫一下船,欧洲建筑的建筑风格便令她眼前一亮,如痴如醉。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一路游览,一路欣赏,欧洲的教堂,房屋,广场都是她心头之好,在无数次的流连忘返中,对建筑学的兴趣便在她心中悄然萌芽。而在她游至英国,与在伦敦当建筑师的女房东攀谈后,对于建筑学的热爱便彻底在她的心中扎根,再也赶不走了。

1924年6月,林徽因顺利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一心只想学习自己心爱的建筑学。却不料建筑学院竟是不收女生,她只得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以此来完成自己的志愿。

好在选专业的困境没有阻挡她对于建筑的热情,在校期间,林徽因学习严谨,成绩优异,1927年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毕业后,又顺利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妻二人成功回国,一同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从1930年到1945年,夫妻俩共同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考察各代古建筑,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单独或与丈夫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更展现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非凡才华。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山河破碎,乾坤倾覆的动荡时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对古建筑保存问题的长年忧心拖垮了她的身体。

然而,纵使缠绵病榻,这位建筑才女依旧没有放下对于建筑学的热爱,她仍在一刻不停地工作,于病中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并为编纂《中国建筑史》收集了丰富详实的资料。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设计国徽

1949年,战事已逐渐平息,而解放军代表展现出的对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打消了她心中最后的顾虑。她欣然受邀请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后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并受邀参加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事实上,1949年的林徽因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大好,经历了肾切除手术后的她不得不终日卧床,靠吃药打针勉强缓解病痛。

家人顾忌她的身体,原本不预告诉她关于邀请的事情,但最终还是决定尊重她,交由她自己选择。没想到在得知自己被邀请参与设计国徽后,她竟兴奋地直接从床上坐了起来,快乐地如同得到了心爱的玩具的孩子,并表示:不希望病情耽误自己参与设计工作,只要祖国需要,自己一定会去。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顺利加入了设计组后的林徽因从未因病有过丝毫怠工,反倒十分卖力。对于设计,她争分夺秒,夜以继日,从早到晚在各色资料与设计稿中笔耕不辍,不愿漏过任何一丝灵感闪光,也不愿放弃任何一次完善机会。

她的家人们对她的工作亦是全力配合,身为丈夫的梁思成更是寸步不离,与她日夜相伴,共同探讨设计方案。

终于,在数月后,国徽的第一张设计图出炉:红白黑三色,简洁大方,正中一个闪耀的五角星,其上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外围亦有稻穗、齿轮图样,整体造型酷似汉镜。该设计稿简明大气,然而并未通过。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林徽因没有放弃,而是仔细思考了原有设计的种种不足之处,精益求精,积极修正,于次年又先后提交了两个方案:第二个一个黄色打底,正中一个天安门的图样,上方分散有五颗五角星,外围则是上端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下端为齿轮与麦穗,配有红绶带。

第三个则改为金红配色,以红色为底色,中间天安门与五颗星,两侧设有麦穗。设计图越发成熟,却依旧没有被采纳。

接连数次的受挫依旧没有浇灭林徽因的创作热情,她热情依旧,每天伏在案前不断修改,对着各种元素进行着循环往复的添加——删改的工作。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日复一日的设计工作远比人们所想的要枯燥无味,但林徽因却丝毫不觉,对于工作高度的严谨与热爱、对于祖国无上的热忱与深情充满了她的心,她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哪里知道疲惫为何物?

直到无数次的改稿之后,由林徽因带领的清华营造系才最终交出了第四张设计图:内由红色打底,五星闪耀,居中是天安门,外绕金色麦穗,下有齿轮。这张庄重精致的成稿最终打动了周总理——共和国的国徽,终于尘埃落定。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落幕终章

在得知自己的设计图终于被采纳后,这位素日优雅文静的女士也再难保持往日的矜持,林徽因激动万分,眼含热泪。

她看向身旁的丈夫,丈夫亦是如此,两人相视而笑,泪水终于从眼中落下:能够参与祖国国徽的设计,这对任何一个建筑师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一年多的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终于得到了回报,林徽因心中大事了结,荣誉满怀。然而,随着荣誉感一同生长的,却是她压抑许久,最终压抑不住的病痛。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耗尽了她最后的体力,更遑论她身体本就抱恙。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林徽因再次病倒了,这一次病情比任何一次都要紧急,它来势汹汹,彻底击垮了这位美丽优雅的女士瘦弱的身体,她倒下了,就再也没有起来。

1955年,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51岁。她的遗体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仅刻着这样一行字:建筑师林徽因。建筑,这个她一生都割舍不断,放心不下的事业,在她死后,依旧常伴她的灵魂左右。

71年前,林徽因抱病设计4张国徽图,都精彩绝伦,你喜欢哪个

小结:

虽走于无限病痛中,林徽因还是十分安详。她这一生,唯家国与建筑最为放心不下,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分,她亲眼目睹新中国成立,家国山河等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宁静;她亲身参与国徽设计,获得了所有建筑师梦寐以求的荣誉,她了无牵挂,亦无怨无悔。

如今,国徽总设计师林徽因女士早已离我们而去,那段曲折艰辛的国徽设计故事也渐渐不为人熟知。而那枚凝聚了她无限心血与热忱的国徽,依旧熠熠生辉,高悬于天安门城楼之上,也高悬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