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始于尊重止于溺爱

 长沙7喜 2020-11-13

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任老师,已为人父母的家长们总是有这样的困惑:管教严厉了怕孩子变得胆小怕事,管教松懈了又担心孩子调皮的无法无天;陷入两难的家长们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教出好孩子?家长要区分好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在哪里。

尊重与溺爱的重点,要看孩子言行的性质,只支持合理,正确的部分,对孩子不合理,不正确的言行断然说“不”,这是让孩子享有“尊重范”;反之,对孩子的需求和行为部分对错,一概满足,这是推孩子掉进了“溺爱坑”。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把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满足,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做的什么事都是应该的,而且也不懂得感恩。家长要懂得和孩子的相处,要始于尊重,止于溺爱,尊重和溺爱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就要看父母的素质与修养!

01

如何尊重孩子?




我们常说:“子不教父之过”,但是孩子也有自尊心,教育要有度,不要总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错误想法。尊重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的情感互动。父母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尊重孩子正确评价孩子,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使孩子从小就能体会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事实上尊重孩子往往比给孩子物质上的各种满足更加重要。对孩子的溺爱并不等于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不理解怎么办?那就创造机会让他理解。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来让他们理解,这即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一个成年人应有耐心与智慧的彰显。


02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溺爱?




所谓溺爱就是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好吃的好喝的全堆在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再有就是家人给他的关注太多太多,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出门就抱,进门就哄,让孩子成了大人的尾巴。


避免过分溺爱家长们就要明白尊重不等于放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给他尊重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约束,让他知道什么东西能动 什么东西不能动。比如说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等等。


什么样的家庭成就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教出好孩子要始于尊重,止于溺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