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拿社会学博士论文“奥斯卡奖”? | 学吧特稿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2015年12月19日,社会学博士论文“奥斯卡”奖——第四届 “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社会学吧小编现场见证了颁奖典礼,并在典礼结束后采访了本次评审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谢立中教授,请他就如何做一篇好的社会学研究发表看法。


颁奖典礼现场

社会学博士论文“奥斯卡奖”

时间:2015年12月19日上午

地点:南京大学合美堂

宋林飞、谢立中、仇立平、

张静、成伯清、孙飞宇等

著名社会学大咖一起现身

一定有大事发生!!

社会学吧小编追踪现场发现

原来

这里即将举办社会学博士论文"奥斯卡奖"——

第四届 “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

“余天休奖”经全国19家拥有社会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社会学院系共同协商,并征得北京大学余天休社会学基金的设立者、余天休先生的女儿胡余锦明女士的同意,以我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原北京大学教授余天休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它的参评作品为参评年度前一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论文,一般经过初审和终审两个环节,每年的获奖者不超过5名(可以空缺)。该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大陆社会学博士论文最高奖。

获奖者出场

怎样的博士论文能拿到这代表新生一代社会学博士的最高研究水平的奖项呢?且看四位获奖者的分享。

第1位获奖者:陈涛博士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论文题目:《涂尔干的道德科学——基础及内在展开》

陈涛博士喜欢研究社会理论,因而他选择以社会学在现当代发展的基本状况为出发点,重返经典源头之一的涂尔干。在论文中,他主要从涂尔干的重要思想源流和思想史背景(如欧洲的自然法传统)出发,通过对于涂尔干所处的思想史传统与涂尔干研究的传统当中大量社会理论文献的细致梳理与分析,令人信服地说明,道德问题构成了涂尔干社会学的核心,并以此为据说明了只有从道德科学的角度,我们才能对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有更为整体的和融贯的把握,才可以重新把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界限,以及逾越这种界限的可能性。以此为基础,他还澄清了在社会学的演变历史之中,对于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若干误解,批评了当下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流弊,并分析了涂尔干社会学中的道德纬度如何会被人遗忘,并进一步探讨了一门道德社会学的可能性。

陈涛学长给社会学学子寄语
“学校”这个词源自希腊语的schole(悠闲)。大学阶段恐怕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自由、最悠闲、最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阶段。把我们的自由和悠闲投入到对伟大作品和伟大经典的阅读中,是最值得选择的大学生活。一旦工作了,你就会发现,你缺的不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体验,缺的是啃读那些经典的悠闲和气力。哪怕你不是要投身于学术,趁着这些悠闲时光,通过阅读经典,触及到某些我们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经验和可能性,为自己开拓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也仍然是最重要的。

第2位获奖者:高学德博士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论文题目:《社会流动与人际信任关系研究》

高学德博士在论文中运用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权威数据,对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总体群像作了描述性展示,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社会流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对比,这篇论文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1)在人际信任的研究方面,以往大都集中于静态结构关系方面的描述和分析,而该文从“社会流动”视角入手,揭示了影响中国人人际信任的动态机制;(2)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中国人个体层面上熟人圈中的强关系,而该研究将社会流动作为自变量,深入探讨了未流动、向上/向下流动可能引发的、更带普遍意义的“陌生他人”之间的社会信任关系;(3)以往研究较多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该研究加入了赋权、合作和公平三个中介变量,分析了社会流动有助陌生人信任重建的路径选择。总之,通过研究,作者得出了一些富有启示的研究结果,如中国人的人际信任特点正在由对熟人和生人关系的两极化逐步转向趋同;代际职业向上流动与教育向上流动提升了对陌生他人的信任水平等等。


张静教授为高学德博士颁奖。

第3位获奖者:李超海博士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论文题目:《农民工工资增长与结构:基于企业农民工的量化研究》

以往关于农民工工资增长的研究只着眼于对工资总量(即基本工资与加班工资之和)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研究农民工工资增长的做法忽视了掩盖了工资中加班工资和基本工资两部分之间增长速度存在差异的事实。而李超海博士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企业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为证据,试图表明:农民工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的变化存在不一致性,只有将农民工工资总量研究和工资结构研究相结合才能更科学地理解农民工工资的决定因素,从而更严谨地评估农民工的工资权益。他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工工资总量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延长工作时间、获取加班工资来实现的,并进一步阐述了加班工资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而基本工资更多受制度干预影响的状况。此外,他还论述了最低工资标准与农民工工资总量呈现“准线性”关系,与农民工基本工资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与农民工加班工资呈现正U型关系。

第4位获奖者:严霄云博士

毕业院校:上海大学

论文题目:《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

严霄云博士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方法,从知识技术、个性品质和阶层意识三个方面入手,对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技校工在中职学校、制造业工厂接受的训导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潜在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过程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制造业工厂制度和强制与同意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的来说,此项研究丰富了社会流动研究领域中的“符应理论”,指出了工业化、市场化是推动潜在劳动力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源动力;学校与工厂是生产产业工人不可缺少的环节,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厂制度是劳动过程所反映的资本积累方式和劳动社会组织的特殊形式的对应,其物质基础是资本对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农民工”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需要一系列稳定性因素的影响等重要的观点。

不过,社会学派去了两名小编,我们的任务可不是记录信息那么简单哦,在颁奖结束后,我们小编采访到了大奖评审委员会秘书长谢立中教授,想请他为我们谈谈怎么样才可以做一个好的社会学研究。谢教授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哦!

谢立中教授专访

学吧小编:何谓一个好的社会学研究?

谢教授:现在大部分社会学研究属于经验研究,一个好的经验研究绝非单纯的经验调查,而应该是一种理论导向的研究。费老曾区分过“社会学调查”和“社会调查”,简单来说,社会调查是发现一个问题然后去调查,一般人都可以做,其中缺乏社会学理论的支持和历史性的思考,其对社会学有何推进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而社会学调查则是先有一个理论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经验调查,以随之回应这一问题。真正好的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或调查研究一定是这样的,但我这里也没有否定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如果是理论研究,我认为第一它不能盲目地照抄西方理论,我们现在提到的理论多半来自西方,但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具有独创性;第二作为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它不能够和社会哲学混同起来,它跟社会哲学有关联,但是仍需要跟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呼应起来,能够转化为经验研究的指导,即你的理论研究完成后能为经验研究者提供启示。前面提到社会学调查是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这里的理论从哪儿来呢?一个是经验研究者自己通过经验研究归纳出的理论,另一个就是专门做理论研究者来提供。所以,做经验研究不应该和理论脱节,做理论研究不应该和经验脱节。简单地说,好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应该是经验和理论融合在一起的。最佳状态是一个人既懂理论又懂经验,这样他既能对他的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又能用他的理论去指导其经验研究,如此理论和经验的循环能达到一个研究的最佳状态,但这种人凤毛麟角,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两种研究都有大量的文献要阅读,还有其他的工作,比如问卷调查、理论梳理等。因而研究者一般都会有所侧重,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一旦两种研究做的不好,容易变成两张皮,互相不关心,所以一般的建议就是对做经验研究的人而言要有理论的关照,对做理论研究的人而言不能天马行空,要时刻提醒作为社会学研究应该关照现实。目前而言,两种研究层次的良性循环在中外都处理的不太好。

学吧小编:老师对古典理论的研习有什么看法?

谢教授:古典理论对我们而言肯定有很重要的参考和启发价值,现在的理论都是从古典理论发展而来的,是我们的源头。忽视了古典理论,不仅很难理解当今理论的来龙去脉,而且极可能对当代理论的理解也不透彻、不到位,所以我们要重视、要反复回到经典。诠释学告诉我们,一本书在不同时代去阅读它都会有不同的启发,经典都是常读常新的。社会学与自然科学一个重要的不同也在于此,自然科学的经典可化为几个公式,而社会学的经典无法做到这样。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陷在经典中,毕竟我们生活在今天,不管马克思、韦伯还是齐美尔,他们都是1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时代中去回应当时所面对的时代问题,在当时的学术氛围或政治氛围下面进行思考,跟100多年后的今天一定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当下的现实中。

本篇专访稿整理自录音稿,未与谢立中教授核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