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成绩不好来报恩”?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文/莫小年,学吧写作组成员

每天总有不期然的惊世之语冒出,譬如最近的“成绩不好的娃,都是来报恩的”。校长的原话——“没有资质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以这种方式在网络流传并引起热议,能够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首先,“报恩”对应于我们熟知的“孝”,反映了代际间反哺的互动模式。“孝”作为家长制的核心伦理,曾经包括继嗣、赡养、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多重意味,确保了宗法制度的延续。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虽然“愚孝”作为糟粕遭到清理,但囿于“国家能力的有限”(陈映芳),孝顺父母这样的传统伦理还是得到了鼓励。自改革开放始,进行市场化转型的国家过度依赖家庭的保障能力,家庭抱团不止缘自情,亦出于利,“孝”也成为确保老有所养的策略。

其次,“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像出了国的子女,当父母年迈时,二者似乎一个是里子、一个是面子。听闻此言,不禁感叹这一代父母的不易:有精力时总想让孩子高飞,待年老时又盼望子女在旁。两种期待,反映了两种现实所孕育的焦虑。

其一,流动的焦虑。全球化放大了竞争的压力,阶层的梯级贯彻差异化逻辑,家庭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方式越来越精细与不确定,父母总担忧孩子无法实现向上流动。

其二,养老的焦虑。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会改变以往的赡养模式,养老院参差不齐的资质和亲子间纽带的羁绊等,使得我们依然无法很好地处理子辈的流动、发展与父辈的照料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境中,校长的话针对现代家长的焦虑,进行了一番不算轻松的调侃。

复次,校长的话显然经过了演绎,“没有资质”太抽象,倒不如“成绩不好”简单明了,终归还是可量化、易比较的思维作祟。而成绩、上学、考试,总能点燃家长们最紧张的神经,既然已有《儿童的世纪》来探究“儿童”的建构史,不妨对应提出“家长的诞生”。儿童中心的家庭意象、科学教养的中产风尚、专家系统的强行渗透,都在定义、制造着“合格”的家长。于是虽有调侃,家长们该为孩子成绩发的愁,也一点儿不会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