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3颗“枣”,就能补足维生素C!专家:这4个省钱又防病的“新常识”,人人都要收好~

 萌网文 2020-11-14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2020年也逐渐步入尾声。在这一年之中,涌现出了很多健康话题,前天的节目就对一些热点话题进行了盘点,比如:流感疫苗该不该打、如何正确补充维C、逆转高血压“新处方”……

关于这些,有什么新知识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 本期专家 」

1
流感疫苗,打还是不打?

网络指数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进入2020年第四季度,流感疫苗的每日平均搜索量可达到160万以上,而且关注热度持续攀升。

据了解,今年仅北京地区就有480家可以预约流感疫苗的自费接种点,也几乎是天天预约满额的情况,远超往年的接种量。


但很多人对于流感疫苗还存在着一些疑惑。节目中,专家对有关流感疫苗的几个疑问进行了解答。

1
流感疫苗,能预防新冠肺炎吗?
虽然流感与新冠肺炎都属于呼吸道感染疾病,都在冬春季节多发,而且有相似的症状,但专家表示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新冠肺炎

不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流感发生,少去医院,感染新冠的风险就更低,有助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
接种流感疫苗,就可以不得感冒?
很多人觉得接种了流感疫苗就能预防所有感冒,但专家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事实上,接种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行性感冒,不能预防鼻病毒等引发的普通感冒。


3
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
专家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总体上说是安全的,但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疙瘩,少部分人可能会有全身性反应,如:低热、浑身酸痛等。不过,往往持续时间很短,两三天就过了,通常不需要处理。

另外,所有疫苗都应该在身体健康的状态下接种,否则容易增加不良反应几率。疫苗接种完后,建议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再离开。


4
流感疫苗的建议接种人群时间
以下几类人群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目标人群:

2~5岁儿童;
60岁及以上老年人;
◎特定慢性病患者;
◎医务人员;
6月龄及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从接种疫苗,到产生流感病毒抗体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因此专家建议,最好在入冬前接种流感疫苗。



2
维生素C,你吃对了吗?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了全民提高免疫力的热潮。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补充维C成了大家最常用的热门方法,甚至认为维C是“万能补充剂”,大量补充能缓解发烧、咳嗽、过敏等。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1
维C是退烧止咳“速效药”?
有的人感冒发烧,吃了维C后,确实症状有所减轻,病程也缩短了,于是认为维C能治疗感冒咳嗽。

但专家表示,维C本身没有治疗感冒的作用。对于本身就存在维C缺乏的人来说,感冒时补充维C只能作为辅助措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2
维C吃得越多吸收越多?
维C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辅助提高免疫力,但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合成胶原蛋白。一旦缺乏维C,血管胶原蛋白不足,血管脆性就会增加,容易出血,轻则皮肤淤青,重则胃肠道出血等。

所以平时一定要保证维C摄入充足。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入100mg维C,最多摄入2000mg。

摄入的维C主要在空肠上部被吸收,但维C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摄入30~60mg,吸收率可达100%;
◎摄入90mg,吸收率约80%;
◎摄入1500mg,吸收率约49%;
◎摄入3000mg,吸收率约36%。

随着维C摄入量的增加,不仅吸收会变差,多余的维C还会在体内转变成草酸,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损害肾脏健康。所以,维C也不能盲目补充。

3
维C究竟应该怎么补?
很多人习惯用果汁、蔬菜汁补充维C,这样做对不对呢?

专家表示,以橙汁为例,一杯橙汁的含糖量约30~40g,不仅热量较高,而且在榨汁的过程中,维C会被氧化流失。所以,推荐用果汁来补充维C

相对来说,蔬菜汁含糖量少,而且部分蔬菜的维C含量不低,比如绿色柿子椒的维C含量高达70多mg/百克,比橙子多一倍,能量却连橙子的1/3都不到;再比如芥蓝,维C的含量也高达70多mg/百克。

所以,新鲜蔬果其实是维C的主要来源。如果选择维C含量高的蔬菜,每天吃够500g,就完全能保证维C需求量。水果中,现在应季的冬枣维C含量高达243mg/百克,大约3颗冬枣就能满足每日维C所需。


4
维C补剂怎么选?
如果每天能吃到500g蔬菜、350g水果,普通人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维C。如果饮食无法充分摄入,可通过维C补剂来补充。但选购时需注意看营养成分表。比如:

某维C补剂的维C含量是225mg/百克,一片的维C含量约9mg,适合蔬果摄入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使用;

某复合维C补剂的维C含量是75mg/百克,适合饮食不够均衡的人群日常补充;

某维C泡腾补剂的维C含量非常高,一片就含1000mg维C,适合维C缺乏人群,或感冒症状严重时应急使用,健康成人不能长期大量食用。另外,维C怕热,冲泡时水温应控制在40~60



3
逆转高血压的“新处方”

据2019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最新统计,我国大于18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7.9%。也就是说,每4个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是影响我国居民心血管健康的“头号大敌”。

2020年5月国际高血压学会制定的世界范围内适用的最新版《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正式发布,指南中明确指出,除药物外,改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第一线的治疗手段


节目中,专家就为我们带来了逆转高血压的“新处方”,用对了,既安全又有效。一般来说,配合“新处方”维持3~6个月,可以在一次治疗后的1小时左右,使高压下降3~10mmHg,低压下降3~5mmHg

1
适当运动,有望逆转部分高血压
其实,逆转高血压的“新处方”就是运动。患者可前往医院进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观察运动状态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帮助医生为您定制运动处方。

比如现场一位观众试验发现,在他达到最大的运动强度时,血压上升到了190 mmHg以上,说明他运动状态下血压应激反应特别明显。

专家给他的运动处方是: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步行、骑车交替,还包括其他力量训练,运动强度为心跳达到90~100次/分。


2
如何量身定制“降压运动处方”?
如果没有进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我们可以怎样量身定制“运动处方”呢?

运动靶心率推荐
年轻人为(170-年龄)次/分;
老年人或有心血管风险的人为(静息心率+30)次/分。

②适合人群
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适合运动治疗,但中青年或肥胖的轻中度高血压人群最适合。

③运动内容
建议进行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等有氧运动,以及力量训练


掌握这个方法并长期坚持,就能逆转一部分中低程度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而一般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时,建议同时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通过非药物治疗,达到减少用药量甚至停药的目的。


4
你的体检是不是白做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检,但你的体检真的做对了吗?

 案例 

北京的李叔叔自认很注重健康,每年都会体检,但面对多种多样的体检套餐,他却只是随便选了一种。等到体检报告出来,看到没什么大问题就放心了,一些复诊建议也没放在心上。

然而,危险的心梗却突然到来,所幸家人及时发现,将他送往医院,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每年都做体检,为何没能早发现心梗风险?其实,体检也有“秘密”。

1
“量体裁衣”,让体检更精准
标准体检套餐并不适合所有人,贵的也未必是好的。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疾病风险,最好能在体检前填写一份首次体格检查问诊表,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情况、饮食习惯等,帮助医生为您制定个性化的体检方案,更有针对性。

比如主持人悦悦有糖尿病的家族史,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就建议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或糖耐量测试。


2
各年龄段必做的体检项目
不同的年龄段人群有不同的体检项目,比如:

◎30岁以后:妇科、乳腺、泌尿外科相关检查、腹部B超、X光胸片、心电图;

◎40~45岁以后:颈动脉B超、乳腺超声或X线造影(女性)、肺CT、甲状腺功能及超声;

50岁以后:胃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前列腺检查(男性)。



5
冬季如何预防高发的脑中风?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容易增加中风风险。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来降低风险呢?

专家表示,冬季寒邪入侵,刺激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导致血瘀,“凝则脉不通”,从而易导致中风。

1
血瘀的症状表现
血瘀可能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灰暗、疲倦无力、肢体关节疼痛、痛经闭经、舌有瘀斑淤点等。


2
活血化瘀护脑方
冬季预防中风,专家为我们推荐了一个活血化瘀护脑方

活血化瘀护脑方

【药材】三七粉1~3g、黄芪5~10g(约5~10片)、枸杞子10~15粒。

【做法】黄芪、枸杞子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5~20分钟,放入三七粉即可饮用。或将三七粉含在口中,用黄芪枸杞水冲服。

【功效】三七祛瘀止血、消肿止疼;黄芪补气养血、益气固表,气血足,血液更流畅;枸杞子滋补肝肾护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