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紧急提醒!奥司他韦这么用才有效

 茂林之家 2023-03-01 发布于湖南

近日多地疾控部门监测,“甲流”进入高发期,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第七周(2月13日至19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

2月22日,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

当前北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中,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占绝对优势,

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

甲型H3N2占35%,

乙型流感占1%。

流感爆发的同时,被称为“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在多地断货。

目前在流感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奥司他韦是主要的药物之一。有些家长把奥司他韦当作治疗流感的“神药”,自己在药店购药或网购在家大量存放,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就让其服用,甚至私下用于预防流感,导致出现奥司他韦被“抢购一空”的现象。

事实上

奥司他韦盲目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本药属处方药,用前需要临床医生从专业角度综合判断是否具备使用条件,然后处方才能用药。无论医生和患者,要用好奥司他韦,必须对这种药物有充分的了解。

防治皆需尽早用药,越早用效果越好

奥司他韦是一种特异性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流感病毒在体内传播。

一般在首次出现流感症状【高热(39-40℃)、头痛、全身酸痛(尤其是腿部和后背)是流感的三大症状】的48小时内(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越早用效果越好。

用于预防流感时,也应在接触流感患者48小时内就服用。

预防和治疗用法用量

治疗成人和1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就应开始治疗。

奥司他韦在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的推荐口服剂量是每次75mg,每日2次,共5天。

预防成人和13岁及以上人群的甲型和乙型流感。

奥司他韦用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的流感预防时,推荐口服剂量为75mg,每日1次,至少10天。同样应在密切接触后2天内开始用药。

奥司他韦用于流感季节时预防流感的推荐剂量为75mg,每日1次。有数据表明连用药物6周安全有效。服药期间一直具有预防作用。

儿童用法用量参考

图片

注意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与食物同服时可提高患者对奥司他韦的耐受性。奥司他韦偶尔还可引起鼻出血、皮疹、支气管炎、失眠、眩晕等少见不良反应。

儿童和青少年口服奥司他韦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异常行为,遇有谵妄和不安全行为要及时给予保护处置。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仅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方可使用。肾功能不全者的服用剂量需由医生调整,不推荐用于肾衰竭的患者。

注意事项

奥司他韦对于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不宜长期服用。

奥司他韦是一种处方药物,不宜自行给孩子服用,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奥司他韦只针对流感病毒,对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易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无效。

与普通感冒不同,目前已有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流感患者只要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大多不再需要对症治疗(解热镇痛、缓解鼻黏膜充血、抗过敏、止咳等药物)。如果使用,应提高针对性,不一定都用复方制剂。

疾病预防指导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流感流行时,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尤其是室内活动,以防止疫情扩散,必要时应戴上口罩;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开窗通风,保持清洁。

注意休息,不要劳累。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流感病毒虽然是经飞沫空气传播,但患者的手如果接触了自身的唾沫、鼻涕等,又去接触其他东西,很容易污染被他接触的东西。

此时,如果再去接接触了这些东西,很容易被传染上,所以, 一定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在饮食上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多喝水,加强排泄。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可获得60%~90%的保护效果。接种应在每年流感流行前的秋季进行,要使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其中,老人、儿童、免疫抑制的患者以及易出现并发症者是流感疫苗的最合适的接种对象。

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最好推迟接种,对疫苗中成分或鸡蛋过敏者、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严重过敏体质者禁忌接种。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疾病知识的指导

指导患者减少病毒传播的方法,室内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或开窗通风换气,患者使用过的食具应煮沸,衣物、毛巾等可用含氯消毒夜消毒或阳光下暴晒2小时。

WHO发布的公告,全球每年流感病例为6亿~12亿。死亡人数50万~100万,其中重症流感病例300万~500万,重症流感的病死率为8%~10%。儿童及老年人常并发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

流感并不可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它。自己和家人患上流感后不要惊慌,也不要自己随便用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预后。

来源丨综合央视网、浙大儿科药剂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