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十八:苏非派神秘主义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11-15

伊斯兰教之十八:苏非派神秘主义

(1)苏非派正统主义理论的发展
  哈拉智殉难后苏非派开始走上了与正统信仰相结合的调和道路。为了建立统一的苏非派,10世纪末一批苏非学者开始从理论上阐明苏非派的正统性,试图为神秘主义宗教生活确立理论基础。萨拉吉、卡拉巴基和麦基是三位最重要的权威性代表人物。
  波斯人阿布.纳斯尔.萨拉吉(  -988)是著名苏非伊本.哈菲夫的弟子,在《苏非派的闪光集》中卓越地阐述了苏非派教义,论述了苏非的虔修道路和生活方式,提出修持的7 个阶段与10种状态。阿布.伯克尔.穆罕默德.卡拉巴基(  - 990)在《苏非教义》中力图证明苏非教义不同于异端,它与正统信仰是一致的,并从历史上说明其正统性与权威性无可置疑的阿里及其后裔,还有知名人士哈桑.巴士也都属于苏非。他的论述为安萨里最终调和正统信仰和神秘主义铺平了道路,也对争得官方认可起了重要作用。他关于圣训的注释成为苏非学习先知的重要教材。阿布.塔里布.麦基(  -996)在《心灵的食粮》中谨慎地阐述了苏非教义,竭力表明苏非派的正统,对安萨里和鲁米产生一定影响。
11世纪苏非派的正统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的苏非在生活上遵奉伊斯兰教法,参与世俗活动,一些苏非成为正统派的乌里玛,甚至是罕百勒派的教师。不同的是他们需要履行某种" 齐克尔" (赞念)仪式。在教义上苏非学者继续阐明它的正统性。侯吉维里和库萨伊里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苏非学者。
  波斯人侯吉维里(  -1071)继续从事神学和神秘主义的调和工作。他在《神秘的启示》中把以前的苏非分为正统派和异端派。穆哈西比派、塔伊弗尔派、祝奈德派、努里派、萨赫尔派、哈基姆派、哈拉兹派、哈菲夫派、卡沙尔派、沙亚里派为10支正统派;阿布.胡尔曼和哈拉智及其追随者为2 支异端派。通过讨论各派教义和礼仪,试图建立完整的苏非主义体系。
  追随艾什尔里派神学的库萨伊里在《书信集》中针对当时真正宗教的衰微,出于正统的护教主义,站在艾什尔里派的神学立场上,阐述了苏非派的教义和礼仪,特别强调它的" 合一" 教义,提醒人们不应夸大神学与神秘主义的区别,号召人们回到正信和真诚礼仪上去。同时还阐明了苏非虔修中使用的各种概念术语,如隐秘时刻、清醒、陶醉、阶段、状态等等。认为修持的阶段可经过虔修者个人努力达到,修持的状态则是一种精神体验,是修持到一定阶段的安拉之赐,并具体阐述修持经历的20个阶段和25种状态。库萨伊里的著作在中世纪得到苏非的广泛重视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