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儿童的教育不能等待 | 《竞石说》

 竞石频道 2020-11-15

少年儿童的教育不能等待

(一)

宋庆龄曾经说过:“什么事都可以等待,但少年儿童的教育不能等待。”

今天,社会的物质生活确实更加丰富了,但整体信仰和精神追求的迷失,让孩子们的一生将经历更多的诱惑、磨难和风险。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父母的言传身教。

关于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能等,就在今天,就在当下。

(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教育里,最重要、最核心的当然是道德。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

“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而德的本意是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

道是德的内在动力,德是道的外在体现。

无道者不能生存,无德者不能生活。

(三)

南怀瑾老先生说,“处事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中国儒家所倡导的人生追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疏》中解释为: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四)

在《中庸》里,孔老夫子称赞舜王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孔夫子是说,“像大舜这样真正有大德行的人,一定会得到其应得之位,必然会得到很好的福禄,也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名声,当然也会健康长寿。”

孔夫子的这句话里蕴含着深刻的做人处事哲学,正所谓“有德方有道,有道才能到。”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

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黄竞石.2020.11.15)


本文为《竞石说》卷八“现代教育观”之第三篇
《竞石说》——从“文以化企”到“文以化人”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