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知识传承永恒 2020-11-15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镶嵌狩猎画像纹豆(上海博物馆藏)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匽侯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伯盂(故宫博物院藏)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春秋铜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透雕交龙纹铺(上海博物馆藏)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九连墩青铜匕(湖北博物馆藏)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九连墩青铜俎(湖北博物馆藏)

不同样的青铜器(三)

青铜染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邓丝竹

想象一下周代贵族吃饭的情景:一尊大鼎摆在正中,鼎中正煮着鲜肉,他们从鼎中捞出煮好的肉,用匕割成小块,分放在各位食客面前的“小火锅”中。豆中盛放着甜、咸、酸一应俱全的各种酱料,他们挑着各自喜欢的口味,蘸着酱料,细品肉的滑嫩鲜美,这就是西周贵族的饮食生活。

豆(dòu)

古代食器和礼器,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

盂(yú)

古代的盛食器,一般是圆形,侈口(口沿外倾)深腹,有兽首耳或附耳。

盏(zhǎn)

楚国特有的一种食器,图中的青铜盏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失蜡法铸器。

铺(pù)

平盘的豆名为铺,外形与豆相似,但盘边狭而盘底平。

匕(bǐ)

古代挹(yì)取器,匕可以切肉并且将肉舀起,有点像今天吃比萨用的刀。

俎(zǔ)

古代祭祀时盛放牛羊的礼器,也可作供切肉小案子用。

染器

染器也被称为古人的“小火锅”。染指调味品,染器中的耳杯用来盛酱、盐等调味品,染炉用来加热。有点类似在盛了调料的锅里涮肉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