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后记||吴波

 一犁_书馆 2020-11-16



后记

我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系最主要的发祥地。淮安市主城区清江浦区自1415年(明永乐年间)漕运总兵陈瑄开凿清江浦河(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以来,因明清漕运兴盛、伴河而生的清江浦镇遂获得巨大发展,成为明清时期清河县县衙所在地,清江浦城亦发展成与扬州、苏州、杭州并列的运河四大都市。清江浦地处中国南北交界,自古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交通咽喉地,加之漕运延续发展500年,清江浦城官衙林立、商贾云集、文人骚客不断,鼎盛时期清江浦城区人口多达54万人!因此,明清两代清江浦城餐馆酒楼众多食客不断、官府官衙里达官贵人宴席通宵达旦,清江浦名厨名庖相继辈出、名菜名点不断出新。正因为此,相隔仅30华里、同为大运河畔重镇的清江浦与山阳县同属淮安府,并与扬州共同成为淮扬菜系的发祥地。
我出生在新疆,但我是清江浦人。自1980年春我十个月大时母亲将我带回到淮阴后,我一直生长在清江浦这块土地上。童年,生活在原清浦区黄码乡许庄村的外公外婆家,每日简单饮食,尽为淮米淮鱼、淮蔬淮菜,满满的淮扬滋味;回到清河区城里上了小学,我的家在淮海农贸菜场边上,母亲在菜场里摆摊卖菜,每日生活总是围绕着菜场内外油条辣汤、瓜果蔬菜、米面鱼肉,吃的是淮扬食物、品的是淮扬滋味。
我是好吃之人。写作十多年,关于淮安饮食、淮扬美食,我亦撰写发表过数十篇短文,心底一直有个想法,想将自己的饮食经历、饮食感受写下来,出一本书,记录生活饮食滋味,记忆淮扬美食特色。只是,一直想着,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伴随着在外游子归家的脚步席卷全国!疫情来势极其凶猛,短短几日,武汉封城、湖北封省,全国各省市都已陆续报道多起输入病例!如果不实行强有力的控制,病毒的蔓延将非常危急!于是,大年初一我们从老城区母亲家归来后,我们一家四口人便完全响应“少聚一顿餐,亲情不会淡”、“宅家不出睡大觉,我为祖国省口罩”的抗疫要求,呆在新城楼上家里,不出门不下楼。
宅家生活,一日三餐极为头疼,每天都要想做些什么吃的;一直极为忙碌完全没有空闲的夫人和我,因为宅家里哪儿也出不去,终于有了一点点时间和可能,可以自己做些想吃的、好吃的食物。夫人于是炸起了萝卜圆子、小果子,包起了马菜饼,跟风网络在家自制了凉皮;我哄着一周岁多的小二子,看着夫人做面食,吃着久违的美食,回忆着我们童年时的饮食生活,我不由自主地就有动笔写下来、记录下来的冲动。于是,在晚上十点多忙完家务、小二子也哄睡之后,我打开电脑写《面食六记》;在早上女儿没起来学习、小二子和夫人也在睡懒觉之际,我继续打开电脑,写“六记”。一个《六记》六篇文章、六种饮食,一万余字,我将之投寄给淮安市政协文史委主办的《淮安文史网》公众号,得到淮安市政协文史委季祥猛主任以及黄美艳老师的精心编审,2020年2月12日,第一个“六记”《春节宅家,面食六记》在公众号开始推文。我有了更大的动力,于是夫人继续做着面食,我就继续写着“六记”,“寒假”一再拉长,我的“六记”就一直延续着写了下去。写完三个“面食六记”再写三个“饮食六记”;从“下酒小菜”写到“下饭小菜”;从“生菜冷菜”写到“荤菜熟菜”;从“零食小吃”写到“酒水饮料”,居家抗疫、网课教学,我一直是晚睡早起,操持大女儿小儿子日常饮食生活的同时,坚持着写作“饮食之记”。2020年4月7日,我们江苏省中学初一初二也正式开学复课了,我也结束了这个漫长“寒假”的宅家历程;但我的“饮食六记”系列一直坚持写到开学后两个星期的4月20日,完成了第十二个六记。《淮安文史网》也一直坚持编发我的“饮食六记”系列,读者较多,反响亦好,其中《下饭小菜六记》《酒水饮料六记》被淮安市淮安区的如月老师在淮安知名度较高的《淮上会》公众号逐一转载。
我们一家四口的“寒假”超长,长达两个多月。我坚守家中,每日配合夫人家务劳作、哄带小二子、服务初三大女儿、自己还要上网络直播教学课,同时坚持写完了这十二个“饮食六记”,约十五万字,也真是出乎自己的预料。是什么力量让我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呢?想之又想,我想,是因为热爱,我热爱家乡淮安,我热爱清江浦,我热爱生活,我热爱美食,当然,我更热爱写作。
那么,我这一腔“热爱”之血,坚持写就的这《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可能因自身能力有限,它的文字文学水平不高,但是它倾注了我在这个特殊“寒假”的全部心血、精力与热情!今日历尽一些波折困难,有幸集成一册出版,权且当作我生活经历之记录、饮食回忆之记述、淮扬美食之补充吧,同时,也算是我为咱们的家乡淮安市清江浦区美食文化的发展推介略尽一点点绵薄之力吧。
最后,依然是要感谢。我要感谢我的外公外婆,童年时,给我喝豆浆,给我一日三餐,养育着我的长大;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和早已离世二十五载的父亲,我生活在淮海菜场边,每日因父母的饮食抚养、教育引导,我得以学习成长;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和我的女儿以及正咿呀学语的儿子,一家四口人宅在家里共同抗疫、共同学习、同吃一日三餐24小时不分离的近三个月的“寒假”时光,是我们最难忘的最珍贵的记忆!
我要感谢淮安政协文史委季祥猛主任,我与您未曾谋面,但从您打来的电话中,我深受教导与指导,您的支持与认可,是我坚持的动力;我要感谢淮安政协的黄美艳老师,您不顾辛劳坚持编审我的这十二个冗长的“六记”并一篇篇精心配发美食图片,使我的这些粗浅文章在手机公众号上增辉太多。
我要感谢清江浦区作协朱月娥主席的关心与指导,感谢淮扬美食大师明轩酒楼吴明千老师为本书作序,感谢淮阴区书法家协会常务主席张建祥兄长为本书题名,感谢一直支持我关注我的文友和朋友们,谢谢你们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
我更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此汹涌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全体中国人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奋起抗疫,今日,我们生产复工、学校复课、生活恢复,一切是那么得井然有序,我们满怀信心,我们奋勇前进,我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作者简介


吴波,男,1979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逾百万字,有多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多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期荐读

▼▼▼

我的租书店梦

我的出书梦

“胶原蛋白”记

我喜欢打牌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