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扰电流法的定义及治疗作用

 新用户83816934 2020-11-16

干扰电流法的定义

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地输入人体,在体内发生干扰后产生低频电流,这种电流称作干扰电流。应用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

干扰电流法的治疗作用

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干扰电流具有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50Hz固定差频的干扰电流作用20分钟后即可有显着的变化,皮肤温度可平均升高2℃。当用于干扰电流作用颈、腰交感神经节处,可引起相应的肢体皮肤温度升高,血循环加强。因此,干扰电流作用,可加快对渗出、水肿和血肿的吸收。一般治疗2~3次消退已很明显,6~8次常可消失。

2.镇痛作用

干扰电流的镇痛作用亦较明显,100Hz固定差频及0~100Hz或90-100Hz变动频的干扰电流作用20分钟后,皮肤痛阈明显上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3.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的作用

干扰电流对运动神经和肌肉有刺激作用。人体易于耐受,可应用较大的电流,且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亦大,故用于周围神经损伤较低频电三角波优越。

4.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干扰电流能在机体深部组织组织产生0-100Hz的差频电流,可促进内脏平滑肌活动,加油其张力,改善内脏血液循环,调整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临床上证明治疗胃下垂,习惯性便秘,术后尿潴留疾病时,干扰电疗比间动电疗优越。

5.对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

干扰电流作用在星状神经节时,对正常人血无显著影响,但对高血患者使血下降,说明干扰电流对植物神经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例题:

干扰电属于?

A.低频电疗法

B.中频电疗法

C.高频电疗法

D.低中频电流

E.以上都错

正确答案: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