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鎏金铜佛像鉴定的常识,你都知道吗?

 博搜艺术 2020-11-16

 金铜佛像的漆色有生坑和熟坑两种:生坑是指铜佛像表面由于种种化学反应引起的质变,自然地、一层层地产生漆蚀,在器表形成或绿、或红、或蓝、或紫的漆色, 这种漆色与物体合一,深浅度基本一致,坚实匀净,呈现出莹润而自然、美妙而诱人之感。但伪作的生坑漆斑,不论绿、红、蓝、紫诸色,均不润而发出刺眼之色, 行话称“发贼”,而且这种假漆容易脱落。

  在中国明清铜器收藏的种类里,明代的宣德炉因其稀 少珍贵,早在90年代初期就受到收藏家们的追捧,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 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鎏金,鎏原意为美丽的金属,铜、银器用鎏金技术装饰美化其表面的,即称鎏金器。从历代发掘的钟鼎器、兵器、车器、钱币与玺印等文物看,鎏金工艺始于春秋战国,到了汉代已能熟练的应用,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

  利用水银加温黄金,便其熔化,并涂抹至铜佛像表面,再经过高温返原,得出的带金质的铜佛像叫鎏金佛像。鎏金佛像造型优美、纹饰绚丽、宝光四射,深受广大信众的喜爱。

  康熙帝雄才大略,立身治世赫赫于史,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 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执政61年,平三藩、收台 湾、安西藏,基本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大业。在治国之道上,康熙帝推崇以儒治国、以理治国,然而出于团结西藏和众蒙古部落的政治需要、渴望绵延福寿的心理需要、以及受到孝庄文皇后虔信佛教的影响,康熙帝的政治生涯和私人生活都与佛教产生了深刻的联系。

  明代时期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最 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到了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铜造像素以衣饰华丽精美、装饰丰富繁缛称著于世,尤其是宝冠、缨珞、项饰、耳珰的精细雕刻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此件造像简洁生动,质感极强,所用铜质之精,鎏金工艺之美,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神情表达之准确,洵为有明一代佛教造像的上乘之作,无论在铜质与鎏金上,皆呈现出细腻之工艺技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与艺术研究价值,是为收藏家们的珍藏首 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