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河无恙 || 王瑶:内心有阳光,阴霾不会久

 司马戊 2020-11-16

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


本期人物档案

王瑶,女,90后,四川达州人,在湖北武汉工作。疫情期间不幸感染,治疗之后被隔离了5个14天,她开始做志愿者帮助他人。

2020年春节前后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刻骨铭心。

都说这是一场“全民战疫”,我深以为然。对于我们中国而言,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打响的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再漫长的夜晚也会天明,再寒冷的冬天也会过去。”疫情终将会被祛除,健康终将回归人间。然而,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只有不忘严寒,才更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感受到阳光、雨露、花开的美好。

疫情即教育。“回顾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总有一些事情推动我们成长,使我们进步。”这是一个90后女孩对我说的。

她很不幸,因为她是最早被确诊的新冠患者之一;但也很幸运,她的感染程度较轻,她不仅很快治愈出院,还自发成了一名“线上志愿者”。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个90后,她叫王瑶,四川达州人,在武汉工作。

因为爱情

王瑶的故事,得从她的爱情开始。有人说,90后的爱情,有一个关键词,叫“确认过眼神”。王瑶似乎就是如此。

2016年7月17日,对于王瑶来说,是一个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那一天,在火车上,她遇见了爱情。那时候,王瑶正在实习阶段。趁假期,她到武汉与朋友玩两天后,登上了回达州的火车。

“很多事情,似乎都是冥冥中注定。那天早上,我从光谷步行街坐了滴滴打车去火车站,之前是手机购好票了。我想当然地就让司机送到了武汉站。我发现不对呀,再仔细看票才知道弄错了,司机又把我送到了武昌火车站。“王瑶回忆当时的情况,仍忍俊不禁。

就因为这么一折腾,错过了原订的车次,王瑶改签了T246。”因为到达州得在第二天早上了,我就去9号车厢改卧铺。没想到,9号车厢挤满了要改签的人,我拖着行李箱排着队慢慢往前移。“

前面是一个穿着T恤的男孩子。后来,男孩回头看到了王瑶,他们就这么认识了——

男孩说:你拖着行李箱挺不方便的,排我前面吧?那一瞬间,王瑶也没多想,就径直站到了男孩前面。王瑶改签到了14车厢的卧铺,男孩是去武当山释放压力旅游的,他改签到了11车厢的卧铺。男孩找王瑶要了微信加了好友,当晚就噼里啪啦给王瑶发了一堆微信。

王瑶说,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简单很老套的桥段了。我以为就是这样萍水相逢而已,没有太多理会。如果没有后面发生的一切,也就没有今天的故事了。

那个男孩子是湖北汉川人,一个刚在武汉创业的IT男。王瑶后来称他为“张先生”。那一次偶遇,原来只是开始。一个月后,张先生突然出现在达州,王瑶大吃一惊:”你怎么来了?”“我追着光而来!”张先生告诉王瑶。

这些,于今天的王瑶来讲,已经成了甜蜜的记忆。“他说,就是因为我的眼睛,他说我眼睛里有光。”

然而,不是所有的遇见都能守候成美丽的风景。尽管后来他们有很多互动,也接受了彼此,甚至在2017年1月王瑶父亲遭遇车祸住院期间,张先生每周都不辞辛苦往返于汉川与达州之间,异地恋仍注定是不容易的。

“因为我的恋爱,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开了一场批斗会。包括我当医生的哥哥,所有人都反对我与张先生的恋爱。”说起2017年的那个春节,王瑶仍心存余悸。“我理解家人的不放心,而且我年纪也还小,真要嫁过去这么远,家人如何能不反对呢?”

张先生的坚持打动了她,他的细心更是感动了她。大学毕业后,王瑶在达州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张先生还是在武汉继续着自己的创业,却每天牵挂着“遥远的她”,每天都忘不了短信提醒王瑶“达州今天天气如何,该怎么穿衣”,每次王瑶家人的生日他都会准备好礼物。王瑶说,我没想到他都能做到的。

但张先生的创业还是失败了,还亏欠一百多万。那是2017年10月。王瑶果断地辞职到了武汉,“我陪他度过了人生中那一段低谷时期。”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爱情的模样”——你赢我愿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愿陪你东山再起?

也许,“爱真的需要勇气!”创业失败,让张先生决定先成家后立业,他认为有了家庭他会更有担当。2018年8月18日,他们结婚了。王瑶选择了“裸婚”,连婚纱婚鞋都自己买,甚至把家里给的嫁妆和礼金都替“张先生”还了账。

因为这一场爱情的遇见,王瑶的心间始终充满着明媚的阳光。

因为新冠

2020年1月21日,腊月二十七。新冠肺炎的消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开了,但人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王瑶也没想会与自己扯上什么关系。

那天早上,王瑶和她的张先生自驾上了高速,踏上了回达州过年的旅途。这是婚后的第二个春节,按照习俗2019年的春节在夫家过的,这是王瑶终于第一次回娘家过年了。

他们把小家安在汉川。结婚一年多,张先生的确很努力。他加入了位于武汉光谷的一家跨境电商平台,这一次他只负责技术。老板看重他的踏实,他有年终分红权。王瑶也在张先生的指导下,在亚马逊平台开了个店铺。他们的日子慢慢地从低谷中有了起色。

从汉川到达州,高速里程九百多公里,开车要10个小时左右。中午时分,他们在高速服务区停了下来。他们打算在那里吃饭。“事后回想,当时吃饭的时候,旁边有人在咳嗽,估计我就是那样被感染上的。”王瑶说。

回到达州的家里,王瑶沉浸在与家人的欢聚中。第二天早起,突然发现有些头晕。“当时我还认为是昨晚洗澡水有点凉导致感冒了,没太在意。到中午时,张先生不放心,给我检测体温,发现有37.3°C,把他吓了一跳。“随即他陪着王瑶主动到达州中心医院西区分院做了报备。医生检测后,王瑶被收治隔离观察。

回家还只呆了一晚上,就被关在了医院里,想着马上就过年了,这让90后的王瑶更有些郁闷。那几天,王瑶还有点腹泻,她也只当是普通感冒而已,还在跟家人说很快就可以回家吃年饭了。1月23日,医生给王瑶做了咽拭子核酸检测。

1月24日,大年三十。检测结果出来了,医生告知王瑶,核酸检测结果呈“弱阳”,说是我感染了新冠,只是感染程度较轻,肺部还未出现感染迹象,要住院治疗。

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王瑶整个人都懵了,“恐惧、害怕、崩溃、死亡”这样的情绪紧紧地包围着她。“那时候,我哪还有心情管什么程度较轻啊!我就觉得天塌下来了,我的生活才刚开始啊!”王瑶的内心在咆哮着。紧接着,作为密切接触者,王瑶的父母和她的张先生都被通知去隔离了。这让她更加难以自持,她异常自责,她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哭了一次又一次。

隔着屏幕,张先生非常担心,但也只能不停地安慰王瑶,不停地描绘着未来的计划,说着他们之间美好的一切。“可是,他不说话还好,他一安慰我,我就哭得稀里哗啦......”那个晚上,他们的视频一直开着,也不说话了。

整整一个晚上,王瑶一直抱着开水喝。“一晚上,我喝了5壶开水!我从来没有想过死亡会距离自己这么近!“就这样,在医院治疗最开始的几天,王瑶几乎都是在失眠中度过。

好在医生的及时心理介入让王瑶稍微心安——医生说我的肺部没有感染,发现得早,隔离得早,会没事的,可以尽快治愈。这让她感觉看到了希望。大年初二,父母和张先生的检测结果,让她有了更多宽慰——他们都没事,只是还需要隔离观察14天。王瑶的情绪渐渐有了些平复,曾经的“恐惧”慢慢转化成了“担心”。

后来,达州的确诊病例越来越多,入院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看着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也被收治进来,看着医护人员冒着危险耐心地救治病人,尤其是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前赴后继,勇敢逆行,王瑶开始不再恐惧,她想把恐惧化作力量。

王瑶总是提到救治她的医生。“她们都很负责,很替病人着想,因为我自己是一名确诊普通病例,这次医院考虑到我症状较轻,在治疗期间未给我使用西药及激素药,她们根据症状对症治疗,给我开了17剂中药治疗,效果很好。“

“医生,我可以帮你们做一些事吗?”正在治疗中的王瑶主动向医护人员提出做“志愿者”的想法。这有点出人意料。看得出,王瑶是真诚的,医生同意了她的要求。

从那以后,只要有机会,王瑶每天就会帮着同病房和隔壁病房叔叔阿姨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医护人员长时间戴着护目镜,很多时候会因为汗水和热气导致护目镜模糊,所以在给病人测体温,量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看得模糊不清,叔叔阿姨也不会使用手机上报自己的身体不适和生命体征,我就开始每天帮着他们测体温,量血压,测血氧饱和度,以及每天用微信上报他们的生命体征和及时联系医生他们身体出现的不适!在病房里跟他们一起加油打气,相互鼓励,鼓励他们吃饭,因为大多数新冠感染者都会出现食欲差的情况!”

王瑶已经很强烈地意识到了心态对于新冠肺炎的意义。她每天都会花时间去了解这个病毒,会关心各地疫情的发展,会关注很多专家的论述。她说,我相信一点,乐观面对,保持积极心态对于康复至关重要。因此,接下来的治疗,她总是自己跟自己加油打气,就当是得了普通感冒一样来对待。

2月6日,医院通知王瑶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成功治愈出院,可以开始居家隔离了。她很是兴奋,更令她高兴的是,就在同一天,被隔离观察了14天的父母亲和张先生也回家了。这一次,一家人的重聚,有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因为感恩

也许,王瑶骨子里就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也许,年轻的她本身就喜欢动脑筋。那天,我问她:“这次疫情,对于你意味着什么?”她说:“对于我,算是一种成长,让我更加敬畏生命,也懂得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当时,上面并没有要求集中隔离。回到家里,王瑶就用一种近乎苛刻的方式把自己隔离起来:住单独的房间,用单独的卫生间,使用单独的碗筷。她说,只有这样,才是对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最大的保护。

居家隔离这段时间,王瑶想着自己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应该是她在医院开始“志愿者”行动以来的思维延续了。她开始做起了线上志愿者,她加入了很多线上关爱患者的群,也自己组建了一些微信群,去鼓励其他感染者,去做一些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当清晨的一缕阳光照进窗子,王瑶的线上志愿者行动就开始了。开始,她习惯于直接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与病友分享,后来,她发现倾听其实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她发现很多患者容易走入死胡同,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抑郁情绪,他们都需要发泄。王瑶愿意花很多时间,陪他们聊天,听他们倾诉,引导患者把心中的苦闷、委屈倒出来,然后作为一个感同身受的人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安慰他们、鼓励他们。

她说到这么一个事。“在这期间我鼓励过一个男生,他叫小嵘,今年26岁,他几乎算是重症患者,因为他是双肺感染,最严重的时候呼吸困难完全只能靠呼吸机,离开呼吸机以后都是一直戴着氧气,治疗了将近一个月才完全治愈。但出院以后,每天也是过得很消极,经常会莫名的感到自己头晕、体热,他担心自己是因为病毒没有完全清除,去医院挂了神经内科,医生给他诊断为新冠肺炎治愈以后产生的抑郁症,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他也有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状态,说吃了那些药还是不行,是不是留下了后遗症或者是病毒没有完全清除等等原因!

我能理解他内心的恐惧感和担忧,我试着让他转移注意力:你看你食欲也挺好,睡眠也不错,肯定没事的,就是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好而已,慢慢地就恢复好了。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法子,让他开点中药调理一下,我就是喝中药治愈的,他自己一听也很认可,于是我就去跟我们市医院专家组中医彭医生说明了这个情况,彭医生也很爽快地答应了,拿到药方的小嵘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对我说了一句话‘我感觉自己还有救’,我真的很能体会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更大一部份的原因来自于心理寄托!“王瑶很清楚,要走出阴霾,还得靠自己,还得心里有阳光。

2月21日,王瑶结束了第一个自我隔离,医生给她做了核酸检测复查,显示一切正常。

在王瑶看来,这一次幸亏有国家作为强大靠山,有医护人员的高度负责,她和数万患者才可以转危为安。

距离王瑶第二个隔离期只有2、3天就结束的时候,3月2日上午,疾控中心再次联系她:上面出了新的政策,要求复查时采集大便做核酸检测。到了晚上10点,疾控中心通知她:大便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3月3日凌晨,王瑶又被召去医院隔离。

当天,在医院做的咽拭子和大便核酸检测,咽拭子核酸显示阴性,当地疾控中心去她家对她的居家环境进行了核酸检测都显示是阴性。3月4日医生告知,这不算复阳,咽拭子核酸是阴性,只是大便核酸阳性,可能是消化道感染造成的病毒没有排泄干净。

这一次的住院观察,医生又给她配了中药吃,3月8日和3月10日复查大便核酸咽拭子核酸检测显示双阴。也就再次出院了。医生说:大便检测结果,可能是因为体内病毒没有排干净,或者是肺部没有被感染,是消化道感染造成的。

“也就是说,从我1月22号入院,然后一直到后面。3月23号,最后一次隔离期结束。结束的时候,这期间我一直就是在医院隔离,或者是在家里隔离。真的十分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说起自己的隔离经历,王瑶依然心存感激。

内心充满感恩,我们可以走得更稳健。而这一场疫情,让我们更多的见证了见证了人性,见证了坚强,见证了伟大。我相信,总会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觉得温暖。

2月份,王瑶得知治愈病人的血浆可以搞帮助治疗危重患者,她马上与当地卫健委联系,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血浆,希望自己的血浆也能去帮助到一些人。

然而,后来,王瑶告诉我:我一直想着自己痊愈了去捐献血浆,也多次联系我们卫健委,但还是无法捐献,因为当时隔离期没过,不久又说要做血浆分离。4月5日,我返回武汉就马上去了武汉血液中心,结果被告知已经暂停捐献了。她突然觉得自己“犯了错”一样。

多好的90后啊,多么善良的姑娘!我很为她感动:你能这样想,也能付出行动,本身已经说明你有勇气和担当。尽管没能捐献成,但你已经很棒了!

事实上,王瑶即将开始新的生活,但她说:关注患者心理的工作,我会一直做下去!我相信,因为内心充满爱的阳光,她会走得更从容!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她还让我转达对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感谢——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谢谢你们的逆行才有今日的春暖花开、人间值得!

本书简介:这是一本全方位展示疫情之下中国人真实状况的书《山河无恙——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由湖南作家刘志军(笔名:司马戊)倾力创作,计划写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100个人在抗疫中的故事,或平凡,或感人,都是正能量、真实的。已入围的故事人物包括医护人员曹丽君、李德辉、王裕虎、俞华、彭庆娟、肖扬帆、熊德术,志愿者汪勇、武耀光、史四群,卫源,韩红、陶莎,文艺界人士王跃文、肖毅、后俊,企业界人士王丽萍、李漾波,大米先生武汉团队,武汉居民费飞,张俊哲,患者杨维军、王瑶等。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我们应该致敬这一段历史,致敬这一个民族!于是,真实地记录国人在这场战“疫”中的群像,客观地留存这一段珍贵的历史,就成了这本书的初心——只为这个民族留一些珍贵的记忆!

出版策划:湖南读书会

书名题字:胡有德

相关对接:如有素材或人物线索提供或其他事宜,请加微信363928454

延伸悦读:

山河无恙 || 曹丽君:既已许国再难许卿

山河无恙 || 卫源:错过了汶川救援,我不愿错过武汉

山河无恙 || 武耀光:这一次我成了家人的骄傲

山河无恙 || 杨维军:这一次,刻骨铭心

山河无恙 || 俞华:逆行者战疫日记

山河无恙 || 费飞:不被抛弃,决不放弃

山河无恙 || 汪勇:“传奇”的背后

山河无恙 || 熊德术:心中有信仰,人间值得

山河无恙 || 王裕虎:襁褓里的孩子就叫“援鄂”

山河无恙 || 肖毅:战“疫”,我用镜头见证

山河无恙 || 大米先生武汉团队:服务一线,我们在所不辞

山河无恙 || 张俊哲: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

山河无恙 || 王跃文:首次写诗的大作家

山河无恙 || 陶莎:一群陌生人,共护一座城

山河无恙 || 肖扬帆:战“疫”,让我成长

山河无恙 || 邓露:身无铠甲亦挥戈

山河无恙 || 李德辉:常德战“疫”的中流砥柱

山河无恙 || 郑能量:请忘记郑能量,记住正能量

山河无恙 || 吴安华:用我的生命托起你的生命

山河无恙 || 华雨辰:不会装卸的播音员不是好老师

山河无恙 || 史四群:我残疾,我有爱,我抗“疫”

山河无恙 || 熊念:80后医学博士,该扛还得扛

山河无恙 || 蔡毅:被“逼”下岗的“猛士”

山河无恙 || 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心藏大家,才是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