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0-11-16

  ▌张宝贵

香山公园的“听法松”

  香山公园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典皇家园林之一,山上遍布古松古柏,翠色浓郁,故有“森林公园”之称。它的秀丽风光,多少年来为人们所称颂。明嘉靖皇帝游香山后曾写道:“西来诸山,独此山(香山)有翠色”。

  香山公园是以金代香山寺(金章宗时“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的“潭水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清代雍正皇帝把香山作为第一行宫,卧佛寺为第二行宫。乾隆大修香山后,香山有了“二十八景”。乾隆后来下旨,在香山上广植松树,香山逐渐发展为西郊著名的“三山五园”中的一山一园:香山、静宜园。

  香山最著名的植物景观是古松和红叶(黄栌)。其中有古松数百棵,有的是金代种植。香山的古松,其数量多,树龄古,在北京的古典园林中非常少见。

  金代时,著名的“香山八景”,其中名松就占了二景。旧时,香山寺前的双清一带有一棵古松,相传金章宗有一次到香山寺游玩,一不小心,被山石绊了一跤,幸亏他及时扶住了身旁的一棵松树才没摔倒。因这棵松树护驾有功,金章宗就御封它为“护驾松”。在《金史·章宗明昌本纪》中这样记载,香山寺“有金章宗之台、之松、之泉也,曰祭星台、曰护驾松、曰梦感泉”。

  香山寺前还有一棵名松,其巨冠大而圆,“盘生如盖”。尤其是在月圆之夜,一轮明月镶嵌松冠中,十分美丽,人们称此景为“松顶明珠”,故此松也叫“明珠松”。时人有诗云:“长柯偃蹇月婵娟,紫焰红烟满碧天。万斛不从江底出,一丸常向树头悬”。

  因年代久远,如今人们已不知这两棵名松具体是那两棵了。如果能找出这两棵古松,并立牌说明,可以为香山增添更多历史底蕴。

  在香山公园现存的古松中,最著名的是香山寺遗址山门前的两棵古松。南边的一棵,高达25米,北边的一棵高达20米,都是金代所植,至今已八百多年。它们高矗入云,双松树冠上相对生长的大枝都长长地伸延,形状非常独特。

  晋朝时流传有这样的传说,杭州虎丘山灵岩寺道生高僧,收石头为徒,给它们讲授《涅槃经》,竟使这些石头点头,清乾隆皇帝根据香山寺这两棵松树的奇妙形态,引用晋朝的传说,给它们取名为“听法松”。乾隆还赋诗一首。“听法松”成为清代香山“静宜二十八景”之一。另外,人们还传说在“听法松”下方的石阶上,游人一跺脚就会发出鸡叫的声音,所以有“听法松下金鸡叫”之说。

  值得一提的是,香山还有一棵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古松,名叫“会见松”。这棵古油松已有200多岁的高龄。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平之前,毛泽东主席曾于此树下会见傅作义,这棵古树因此成为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见证。现在松下还有石桌、石凳等物。目前香山公园的管理部门正对这棵古松和其他几棵古树进行科学复壮工作。

  在香山饭店内有一棵高大的“迎客松”。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时,为了保护这棵古松,竟在设计图纸上把四层改为两层,抹掉了30多套房间,当时有些人不太理解。等到竣工后,人们看到古色古香的香山饭店,与绿色华盖的古松相映成辉的佳景时,都赞叹不已。贝聿铭此举不但使这棵“迎客松”名声大振,也成为保护古树名木的佳话。

  在香山饭店南边的草坪内巍然屹立着一棵巨大的古松,因很像大凤凰,所以得名“凤凰松”。其干周长达3.40米,是香山内最粗的古松。在昭庙南有一棵巨大的“凤栖松”,据说常有大鸟栖息,所以得名。香山的森玉笏景区(药石)处有一棵高大的“森玉神松”。传说在树下静坐或锻炼,可强身健体,因而得名。香山大平台景区东侧下方的山道上,岩石旁横卧着一棵形似巨龙的“卧龙松”,这棵古松以姿态奇绝取胜,它架在半空,气势非凡,游人过去必须从古松下穿过。

  香山的古松,可谓“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这些珍贵的古松,是“活的文物”,也是“国之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