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年俗】蒸年馍

 灵璧家园 2020-11-16

蒸年馍(年俗系列)

   文/胡桃夹子

    我们北方人过年有蒸年馍的传统习俗。


    圆圆的年馍,有吉庆团圆之意。年馍装满了“笆子"和“箩筐"象征着年年有余粮。新年大初一吃这年前蒸的年馍,又预示着岁岁吃陈粮。


   小时候家里蒸年馍要蒸几种面的。不像现在,就蒸一样白面。因为那时候白面稀缺,一般家庭也只能蒸个“几锅",留过年招待来的亲戚。自己家还是多吃粗粮。


   蒸年馍时候除了蒸少量的小麦面,主要是玉米面,白芋面的多。


    小麦面蒸出来的年馍叫馍馍或馒头。“馍馍"是北方人的叫法。“馒头"是南蛮子的叫法。那年月,听着这高大尚的名字就能让人流出了口水。玉米面蒸的叫“大秫面团子",看名字档次就降了不少。这当年被称“团子"的,都只能管饿,不能解馋。白干面蒸出的黑乎乎的东东就叫“窝窝头了"。当年我听到这个名字就没了食欲,因为真的是吃够了哟!


   从叫法上,你就可以看出这年馍也分三六九等,上下尊卑了。当年也的确是这样。招待高贵的,不常来的客人,一律白面馍馍侍候。用我母亲的话说:人吃传名,己吃填坑。


   如果是经常来的客人,就随便你吃。你吃白面,我也不生气。你吃“团子",窝头我也不拦着你。因为常来,肯定都是知根知底的,不分彼此,也就勿需客气。


   不过在蒸年馍的时候,白面馍馍还是敞开让我们吃的。因为一年到头啃那“大秫面团子",嚼那“白干面窝窝头"。大人们也想让我们吃个足,解个馋。但这“敞开"也就是那几天,过了初三小年后,就要粗细搭配着吃了。我父亲曾感慨的说过:如果能吃上了“一块面",就是没有菜也高兴啊!


   现在,我要是看到有人把吃不完的东西胡乱到掉,我就不由的从心底生起一股子愤怒:早晚把你饿死。可愤怒归愤怒,却是改变不了现在人浪费的习惯了。真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艰难日子终于过去,大家第一年蒸上了“一块面"的年馍的时候,那个开心呐,真是无以言表。母亲高兴的说:这是过上了大地主生活了。用现在时尚的话叫,幸福满满滴!


   可是不知道是怎么的,现在蒸年馍馍或叫蒸“馒头"的时候,看着那白白的,散发着热气,香气的年馍馍,我却没有了往年馋嘴的冲动。不到吃饭的时候,我是不会去拿一个吃的。


    写这篇文字的时,家里也正在与邻家合伙蒸年馍。听说我写关于蒸年馍的内容。邻家大姐说:现在的年轻人太过铺张。要让他们真正的理解"粒粒皆辛苦"才是。


    是啊!生活小康的我们,更要学会感恩,更要加倍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原创: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