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家园】这个村曾有一位百岁老太,一个人打败了许多壮汉

 灵璧家园 2020-11-16



孙谷村的由来

  文/春江暮雪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在幅员辽阔的皖北大地上,有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简直微不足道,说她微不足道,是因为,在中国地图上你找不到她的位置,在古老的华夏文明中你听不到她的传说,然而她却安详而笃定地存在着,成为中国大地的一分子,而且由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她的名字叫孙谷村,当地人叫她孙谷堆。

  孙古村位于灵北地区,灵双公路东侧,隶属大路乡管辖,在大路街南约三公里左右,全村居民380多户,人均土地面积却不足2亩,地少人多,曾使这个村子一度贫穷落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这片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聪明而智慧的孙谷人,人们开始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产业,还有许多人走出家门,远到江浙一带去发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财富,你追我赶,纷纷走在奔小康的路上,这个曾经偏僻而穷困的小村落也逐渐富裕起来。

  提起孙古村,顾名思义,你会立即想到这里是孙姓人家的集聚地,其实不然,这里住着韩姓和孙姓两大家族,那么为什么不叫韩谷村,而偏偏要叫孙古村呢?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奇,甚至有一些武侠小说的意趣呢。

  据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属于禅堂湖流域,经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历史变迁,湖水慢慢干涸,水向低洼处退去,中间留下一个大土堆,又经过许多年的演变,土堆越来越大,渐渐有了一定的规模,上面也有了声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土堆变得生机嫣然。大概在300多年前,有一孙姓人家逃荒路过此地,突然发现这里环境清幽,水美鱼肥,芦花飘荡,鸟语花香,好一个世外桃源!一时心旷神怡,如入仙境,于是便在这里落了户,从此带领妻儿以打渔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哪知好景不长,有一韩姓人家也逃荒到此,一眼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便毗邻而居。最初两家各行其是,互不干涉,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俗话说,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斗争,此话不假,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两家逐渐产生了争端,矛盾也不断升华,终有一日发展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孙姓人家于是霸气十足,率领精壮劳力,浩浩荡荡,杀气腾腾,围住了韩家大院,立逼三声要把韩氏家族赶出这片土地。

  韩姓人家起初感觉必定是孙姓人家先来一步,还是忍让一下才是,抱着平和的心态,不想引起争端,但是看着孙姓人家气焰如此嚣张,欺人太甚,于是打开大门迎战。据听说韩氏家族有一老太太年过百岁,鹤发童颜,臂力过人,功夫了得。当即跑到院子里,把磨盘用铁索一拴,举着磨盘就冲出大院来,大喝一声:“儿孙们,给我闪开!”众儿孙立即闪开一条路,老太太冲到前面去。孙姓人家一看,切,老太太都派上用场了,根本不屑一顾,一起举着铁叉粪钩子就围上来打老太太。老太太把磨盘向外一抛,手里拉着铁索就扔了起来,磨盘上下左右,呼呼生风。孙姓人家一看这阵势,哪里还敢上前,吓得四散而逃,败下阵来。

  孙姓人家被赶出了村子,越想越窝囊,地盘被人家占了不说,还被人家一个老太太撵着打,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回老家,搬救兵,又一次围上了韩家大院,韩姓人家也不示弱,男女老少齐上阵,两家再次交战。据听说战事持续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这事沸沸扬扬,就传到了灵璧县衙。灵璧县衙立即就要调兵,武力镇压。这时,有一孙姓武举急忙制止,孙武举自告奋勇,冤家宜解不宜结,为了不让孙韩两家世代接下仇怨,将来能够和睦相处,友好为邻,自己愿前往协调处理,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他们。

   孙武举带领手下兵丁进入村子,首先把孙韩两户人家召集起来开会,那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呀!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先说服两家立即停止战争。不就是争一点地盘吗?有必要吗?“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大家走到一起也是个缘分,“让他三尺又何妨”,和睦相处,世代为邻哪点不好,何必苦苦相逼,互不相让呢?众人听着很有道理,纷纷点头赞同。孙武举立即让兵丁在村子正中间挖掘一口深井,让孙韩两家从此以井为界,井西为孙姓地界,井东为韩姓地界,希望两家以后泾渭分明,互不侵犯。这时有人提出,这个村名该怎么定呢?韩氏老太太首先发表看法,拿出高姿态,既然这个地方最初是孙姓人家先来到,理应以先入者为主,那就叫孙谷堆吧。大家齐声赞同,孙武举当即拍板,于是这个村名就定了下来。

  从此孙韩两家化干戈为玉帛,世代相好,再无争端,这个村名也流传至今,只是为了更书面化,又叫孙谷村。

 (资料提供:韩家贞(84岁高龄)         整理:韩英)

本文作者本名韩英,是灵璧农业局一位园艺师,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著名作家,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