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杂谈】灵璧人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德不配位,必生祸殃”这能是真的吗?

 灵璧家园 2020-11-16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德不配位,必生祸殃”这能是真的吗?

文/乡村农夫

  孔子曰,“富贵乃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而得之,君子不处也。贫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而得之,君子不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人人爱之,假如是采取不正常的非法手段而得来的,你也是个伪君子。猎取财富不是君子所为。谁都不想贫穷低卑,贫穷低卑的人,如果不用合法的方式来脱贫,最终还会是一无所有。

  我们首先来看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人都想拥有财富,但财富的来源要合理合法才行;并不是坑蒙拐骗得来的钱财。这句的“道”字,是正义之道,品德之道。这也是做人的最基本标准。

  再来看看“德不配位,必生祸殃”,它的意思是说,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即使现在拥有很高的地位,早晚也会因道德败坏而生事,最终的残生也会在监狱里渡过。

  眼下科技发达,物欲横流,社会上出现了好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还真有唯“利”是图的人,这些“不仁”、“不信”之人,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才有了征信系统,来维护古人在千年前就曾说过的为人之“道”,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的脑子更加发达,把最好的科技工具用在正道就是社会进步,如果把最科技的工具用在争取不义之财,这就是灾殃,比如通过网络信息诈骗,通过盗取个人信息资料进行骗取财物。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牢狱之灾会殃及自身。

  有的人权重位高,但不知足,仍然用不法手段和权力拼命敛财,但这种生财之“道”,就验证了荀子(荀子,生于公园前313-死于公园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猗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所说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而穷者常制于人”。所以不义之财总都是浮云是虚荣,而实际是耻辱,辱者总是失信,失德于人,所以最终还是穷,这种穷还会“穷者常制于人”。比如徐某某、郭某某等等,就是因为失信,失德,最终是牢狱中渡过残生。

  有的人靠着先天的优势,如娱乐圈内某人,日进万金,风光无限。挣的是纳税人的钱,家产上亿甚至几十亿,就开始自我膨胀了,气焰嚣张,你算老几,还想代表国家精神!充其量就是个戏子。至国家利益而不顾,搞什么阴阳合同,偷税漏税,谋取不义之财,这就是缺德。

  俗话说“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贪图不义之财,早晚会惹火烧身,所以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作者乡村农夫,本名刘亚,灵璧禅堂乡人氏,1982年高中毕业,现为灵璧政协十届二次社情民意代表,灵璧家园义工组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