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小说】奶奶嘴里的硬币

 灵璧家园 2020-11-16

 “深沉”的母爱

文/张家坤

  我们老家有一个习俗,就是在除夕夜吃饺子的时候,要在几个饺子中包进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谁就会在未来的一年中走好运。

  我们家今年也不例外,忙碌一天的母亲在包饺子的时候没有忘记找来两个崭新的硬币,擦了又擦,并用开水烫了几次,然后把它们包在两个饺子中。

  饺子上桌了,虽然我们都不相信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能给明年一年带来好运,但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能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尤其是儿子和两个侄子,过去吃饺子都要我们千催万劝,“软硬兼施”才能磨磨蹭蹭地吃一些,今天却一反常态,端起碗就吃,头也不抬,大有不吃到硬币不罢休的态势。

  在我们的督催下,母亲终于忙完了手中的活,来到餐桌吃饭。说来怪了,母亲吃的第一个饺子中就包有硬币。看到母亲吃到了一个硬币,孩子们像是受到了鼓舞又像受到了挑战,吃得更快了。

  谁也没有想到,不一会儿第二个包有硬币的饺子又被母亲吃到了。

  我们不由感慨母亲今天真幸运,二个包有硬币的饺子都被她一个人吃到了。儿子不干了,他把碗一推,竟哇哇得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奶奶,你作弊,硬币是你包在饺子中的,你一定在包有硬币的饺子上标有记号了,不这样,两个包有硬币的饺子怎么这么快就让你一个人吃到了?”听儿子这么说,两个侄子也一起跟着起哄,大嚷奶奶作弊。

  我和弟弟赶紧喝止孩子,这时母亲说话了:“这件事真怪奶奶,我虽没在饺子上做记号,但我煮饺子的时候,不小心煮的时间长了一些,有一些饺子破了皮,沉到锅底,盛饺子的时候,我就把那些破了皮的烂饺子都盛到自己碗中了,但忘了包有硬币的饺子最易破皮,最易沉底,害得孩子们没吃到硬币。”

  母亲的一席话,使我的眼睛润湿了,儿子止住了抽噎,搂着奶奶的脖子说:“奶奶,明年我要和你一起吃破了皮的饺子。”

作者简介:张家坤 中学语文教师,工作于灵璧县初级中学,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小说家,《故事会》 《读者》签约作者,新浪微故事大赛六次金奖获得者。近年来在《故事会》 《读者》《意林》 《上海故事》《新故事》《故事版》《故事王中王》 《山海经》 《喜剧世界》 《小说月刊》 《小小说月刊》 《微型小说选刊》《金山》等十多家刊物,《新民晚报》 《羊城晚报》 《扬子晚报》《洛阳日报》 等几十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300余篇。其中小小说《诱饵》被作为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小说《一山能容二虎》收录于《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丛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