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惟中茶道 2020-11-17

阳明先生曾经这样告诫弟子们:

“圣贤教导人们,就像医生用药,

都是根据病情来开方子,考察病人体质虚实温凉、

病理的阴阳内外来时时增减药量。

关键只在治病,怎样用药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方法。

如果拘泥于一种药方,很少不害人的。

现在我同大家不过是针对各自的毛病努力磨炼,

只要能够改正,那么我的话只不过是无用的累赘。

如果你们不知变通地死守我说的话,

到时候误人误己,我的罪过还弥补得了吗?”

老子告诫我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佛祖告诫我们: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所谓的佛法,本性并非实有

如果我们还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

说明我们已经着相了

犹如我们过河的船

我们的目的是过河到对岸,而不是总呆在船上

也如那指月的手指

我们要通过手指的方向去见到想见的月亮

而不是仅仅“住”在手指上

我们要见的是自性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外求

只把贪嗔痴等习气除掉

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

就如麦子一样

磨成粉之后,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等

虽千变万化,但我们知道本质是麦子

就不会被外在的现象所迷惑

当证得我们的心就如这麦子

一切的外境无非都是心(麦子)的呈现

那我们就离道不远了

问:“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见性成佛。”

《无法》......修真篇

佛经道经儒家经,

正信正念合正行。

道本无言强为言,

证得此心空非空!

陈真人2014/7/8号午时,写于重庆保利高尔夫别墅,萱萱茶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