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衣节 || 作者 张志谦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11-17

寒衣节


作者    ‖    张志谦

张志谦老师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今又重阳》《冶力关秋游》《探源渭河,秋红相伴》《秋雨连绵》《开学》《时到冬至,记忆时光》《风搅雪,炕上舒服》《寒衣节》《雪下了,冬前》《廉价的文字》《黄透了的洋姜花》《接地气》《蜜味浓郁荞麦情 》《秋来学子忙》《秋雨大   秋风凉》《伤不起》《夏耕伏天》《桃峰庙会》《七月荷花香》《艾香端午节》《也说父爱》《五月的杏子酸溜溜》《脚下的小蛮腰》《杨花柳絮飘满天》《黄透了的迎春花(外一首)》《苜蓿(外二首)》《清明节随想》《春风易逝》《写在三八节》《过年感悟》《打春》《家乡的雾凇》《回家》《教师节有感》《七月十二也是节》《行囊》《考后随想》《黄土地的父亲》《我的高考岁月》《端午的一天》《家乡梨花带雨时》《壮腿子》《春天来到铜城》《又过一年二月二》《家乡情结》《社火》《家乡的春风》


初冬的北国,天气完全冷了。霜白寒凉,一片阴云笼罩,更觉凄凉。今天是寒衣节,好多人或驱车或坐车,想法回老家,为的是给故去的亲人送上寒衣,祭奠祖先,点上一盏心灯。有的人诚心诚意,去墓地送寒衣,不怕路途遥远,爱意切切;有的人在夜幕降临,天黑之时,在家附近路口,火光闪烁,跪了一圈,焚烧寒衣,祭祖尊先,好传统代代传。

送寒衣时,摆上贡品,准备好寒衣冥币,在地上画个圆圈,把东西搁里面点燃。有的人还在圈外烧点儿,以示孤魂野鬼享用,也是一德。烧尽纸后,典上茶酒,磕头三次以表敬意。送寒衣,就为记念先祖,传承美德。

送寒衣时,有的人会说:这是谁的一件,然后烧掉。又拿一件说:这又是谁谁的,边说边烧。据说,那一年,某庄有个闲汉。一天没事儿干,看见有一妇女送寒衣,他偷偷藏于墙后面,听到那夫人凄凄惨惨的叙说,这是谁的一件。那闲汉接着说,我的一件在哪里。妇女听了吓坏了,逃到家,心还跳呢。闲汉看了,兀自洒笑,一会儿转走了。这地方以后送寒衣再不敢说话了。

传说送寒衣起源于孟姜女。她夫万喜良修长城,她怕夫君受冻,送棉衣到北国,结果,她夫早已埋于长城里。不说她哭倒长城。只是这送寒衣就是深深之爱,这是一层意思;当然,祭祀亡人,是第二层意思了。总的来说,寒衣节是个鬼节,和清明节等,都是为了忘却的记念。

夜里,风声大作,可能是故去的人们在取寒衣了。我记得好多年都是这样的,今年也不例外。愿故人天国安好,今人衣食无忧。生活在阳光的初冬,笑看过眼烟云,愉快每一天。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