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子宏生命日记(244):你想成为大树,那就别跟草儿相比

 新用户9088aVaL 2020-11-17

胡子宏生命日记(244)

你想成为大树,那就别跟草儿相比

(一)

春意渐渐降临,不知不觉,成立于去年3月1日的天亮诵读团,已经运行了一年。这一年,即便是我得癌症,我家孩子缺席晨读的机会,也只有三五次。有些成员来来往往,坚持了一段,就无奈地退出。大浪淘沙,去伪存精,学霸们的比例逐渐高了起来。

刻苦到偏执,勤奋到忘我,这是天亮诵读团的学习口号。我们得承认,家庭环境制约着孩子的成长轨迹,学习有时候也需要天赋,但通常情况下,好成绩其实依然用时间砸出来的,高分数更是用习题堆出来的。只有愚笨的家长,才总是拿“别人的孩子”做榜样,他们不知道,“别人的家长”比自己投入更多。

我家的孩子要晨读,要做课外题,要奔波着上辅导班,周末还要玩一会儿围棋。有的亲戚见了,禁不住感慨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哪里都能混一口饭吃,何必让孩子活得这么累。我不为所动,我对孩子说,如果你想成为大树,那就别跟草儿相比。

很幸运的是,我家俩儿子对学习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即便我得了病,小儿子也没有表现出对学习的懈怠。尤其是,我们家对电脑和手机的把控很好,孩子从没有沉迷于电脑游戏。如果一个家庭,长期如此懈怠地坚持下去,即便培养不出学霸,孩子的成绩也不会令人失望。我在病中,我依然关注着孩子的成长,我希望自己能陪伴孩子走得更远一些。

心怀高远的目标,行动才会勤勉扎实。目标就是大树,那就竭尽全力地成长,不懈怠,不放松。只有草儿,才会松松垮垮,喊着“顺其自然”,叫着“快乐成长”,最终在大树的衬托下黯然失色。

我经常在想,天亮诵读团的这些家长聚集在一起,其实就是每一天用不松懈的行动,塑造着自己和孩子。目标是成为大树,那么,每天做的每件事,都在影响着孩子,塑造着孩子。每一天,都在写着一份答卷。长期坚持,才会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二)

你想成大树,就别跟草儿相比。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屡屡给学生们讲这句话。彼时,我的作文家教班上,总是会有些学生旷课。尤其是假期,有几个学生隔三差五地旷课。更有甚者,上了几次课,就跟着家人旅游去了。

我上课的坚持也近乎偏执。夏季雨水连绵,我的作文课依然要开。有些家长打电话问我,下着雨,还要上课吗?我的回答是,当然要上啊,你家孩子不来那是你们的事儿,但是肯定多数学生会来。果然,多数学生到了我家,外面雷雨闪电,屋内其乐融融。

 我喜欢给孩子们灌输我的刻苦学习理论。我说,没有一道题是白做的,没有一节课是白上的,在高考的战场上,你超越别人的每一分,其实就是你比别人多下的一点功夫。这些功夫,不是高考前熬夜学习就能达到的,而是从小学阶段就养成的学习习惯。我们此刻在累着,苦着,别人在玩着,旅游着,休闲着。每当我们觉得学习很劳累,很漫长,甚至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绩时,我们要告诉自己——我想成大树,我不跟草儿相比。

草儿,就是那些眼睁睁望着蓝天,羡慕白云苍狗,但是在行动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生。草儿就是尽管懂得下苦功就能提高成绩,却抵御不了玩乐诱惑的学生。

如今,我想起我的作文家教,就念念不忘那些学霸。他们原本不是来补课的,而是每门功课都已经好得到了极限,譬如数理化几乎是满分,英语也会达到118分,只有在作文上似乎还可以“挤出”几分——这几分,其实就是孩子在年级的领先分数。

学霸们对学习上抱以近乎痴迷的热忱,而这种热忱往往得益于父母的支持和影响。譬如暑假来临时,别人的孩子会出去游玩,会有几天的轻松,但是,人家的父母对孩子的每一天做出详细的规划,计划之细致,到了每个小时做什么的精度。当学生在上辅导班的时候,父亲或母亲就在楼下或教室里静静地守候。

家长心怀高远,长期投入,孩子就会有一颗争胜心。家长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孩子对成绩的关注也就不疼不痒。同样是上辅导班,有的家长跟堂听课,对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有的家长只是把孩子送到辅导班了事,然后对孩子的情况不闻不问。孩子很轻松地躲避开家长的视野,混了时光,耗了钱财,没有什么学习效果。

做大树,做草儿,目标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有些家长,他们原本努力一把,就可以让孩子提高一个社会阶层,但是他们总是把教育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似乎什么都懂。他们总是在口头上占了上风,却在行动上输了未来。在谈及孩子的培养上,他们无一例外地会把孩子的教育视为头等大事,但是,一旦放松起来,就忘记了自己的决心。

其实,孩子的学习哪里有很多的诀窍呢,在起跑线的最初,拼的都是时间。说白了,拼的就是阅读量、做题量。阅读多了,做题多了,慢慢地就有了对付考试的技巧。

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拼不过别人,那么在成绩上也很难拼过别人。

(三)

有人说,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尤其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天资聪颖,根本不是管出来的。先前也有人说过,清北的学生智力超群,放到哪里都能考上。在我看来,这都是谬语。

天资聪颖的学生,更得有家长管教,如果家长缺乏对学习的重视,如果家长缺乏学习上的表率,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学管理,一个学生仅仅靠智力上的聪明,是很难脱颖而出的。王安石就写过《伤仲永》的故事,仲永够聪明吧,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小富即安”,结果仲永就“泯然众人矣”。

我的孩子就是管出来的。如果没有“耳光伺候”,孩子就会上网成瘾。如果没有斥责和训斥,孩子就会满足于现有的名次。我接触的名牌大学的学生,也许其家长未必是狼爸虎妈,但对孩子学业的激励和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过。

管孩子,就要有猛劲儿,有狠劲儿,有规矩,有措施。最笨的办法是,觉得自己孩子哪一科落后了,那就横下心来大量做落后科目的试题。如果甘愿不疼不痒的中游,那说明缺乏“做一颗大树”的理想。

树立“大树”的目标,不跟“草儿”看齐,这样,即便孩子做不了栋梁,也不会成为禁不起风吹的小草。我见过聪明但是不好学,最终学业无成的学生。我也见过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投入较少,最终孩子也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但是,掐尖去尾,八成以上的好学生,都是家长管出来的。

有的家长叫嚷着自己孩子没有怎么管,其实背地里,他不可能对孩子的成绩不管不问。有的家长羡慕别人的孩子不怎么管就考上了名牌大学,那好,你自己也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问试试,恐怕别人的成就很难落在你家孩子身上。

你想成大树,就别跟草儿相比。大树之所以会参天耸立,它们汲取的营养肯定会比草儿多很多。而我们家长,目标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大树,从而输给他更多的营养。

这种营养,就是对孩子的管理、激励、惩戒,以及对孩子成长的细致入微的陪伴。


  • 胡子宏,供职于河北邢台市文联,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河北作家协会会员,20多年来,在全国400多家报刊发表200多万字的散文随笔。作品有8篇次入选8册大中学课本、阅读教材。2016年7月罹患鼻咽癌,治疗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