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子宏生命日记(309):成功者都是偏执狂,我们比印度摔跤爸爸差了两点

 新用户9088aVaL 2020-11-17

胡子宏生命日记(309)

成功者都是偏执狂,我们比印度摔跤爸爸差了两点

(一)

如果你没有欣赏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那么,建议你尽快补上这一课。

按照常理,看电影到高潮处,女人的泪腺低,容易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可是,微信群的几位女士却说,看着《摔跤吧,爸爸》,孩他爸却泪花斑斑。让男人流泪的电影,最近着实不多了。近两年,还有《血战钢锯岭》《星际穿越》让我流过泪。

电影的故事情节是,辛格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儿子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不料命运让他生了四个女儿,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教女儿摔跤,最终女儿成为全国冠军,大女儿在英联邦摔跤比赛中,获得冠军。

这样的故事,容易刺激男人内心世界的某根神经,毕竟,很多男人曾经雄心壮志,自己没有完成,就寄托于下一代。当然,会有人指责,当爸爸的太自私,为了实现自己的那点野心,剥夺了下一代的快乐。

要想成功,就要与众不同。这个过程中,要遭受别人的很多议论,要排除很多意料不到的干扰。很多男人在生活和事业中,往往会在乎别人的评价,尤其是会遭到女人们的阻止。毕竟,女人的性格,更容易随波逐流。

就像狼爸如我,我想让孩子在考前多做卷子,孩他妈会担心影响孩子身体发育。我希望孩子被985、211大学录取,孩他妈却说,更重要的是健康快乐。我要求孩子做完习题再睡,孩他妈却说,孩子长身体呢,9点必须准备睡觉。

看完《摔跤吧,爸爸》,我想起我妹妹曾说过的一句话——成功者都是偏执狂。我想起,我发起的天亮诵读团有句口号——刻苦到偏执,勤奋到忘我。

(二)

是的,成功者都是偏执狂。在我所处的平民阶层中,我没有见过一个孩子音体美全面发展,并且轻松考上名牌大学的。每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都有一颗参与摔跤比赛的争胜心。

也许你会说,人家谁谁家的孩子,不是玩着闹着,就考上了名牌大学吗?别忽悠我了,在河北,考上TOP10大学的比例近乎500分之一,一个学生没有点付出,凭什么把别人甩在后面?

2014年春节,我家大公子在衡水中学读高三,本来成绩不错,但是参加了校荐北大自主招生后,学习节奏一下乱了起来。期末考试结束了,他竟然滑落到年级100名之后。我有些着急,寒假放假后,我没有让他住在家里,找了个宾馆,开了个房间,一住就是10天。

我妹妹得知后,叹了口气,对我说,对孩子狠点就狠点吧,没办法,成功者都是偏执狂。

《摔跤吧,爸爸》中,印度摔跤全国冠军辛格,就是一个十足的偏执狂。他决定把女儿培养成摔跤冠军,再就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懈怠。他对女儿的训练,如跑步、力量训练、饮食习惯等,都苛刻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还引发了女儿们的反抗。终于,在一场失败后,女儿们有了强烈的争胜欲望,开始配合爸爸进行艰苦的训练。

实际上,对辛格这样的爸爸来说,难以克服的不是训练的艰辛,而是人言可畏。在女儿获得荣誉前,村庄里没有什么鲜花和掌声,处处是冷眼和蜚语。等带回金光闪闪的金牌后,一切的非议,都成为人们赞美的附着物。

你以为偏执狂是一个褒义词?它实际上是精神病的名词,是指精神上患有妄想,对一个目标怀有病态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偏执狂往往具有病态的对某一个目标的偏执性追求,而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

我家大儿子的同学张某,就是一个刻苦学习的偏执狂。那种偏执,就是常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投入。我们包车去衡水中学接孩子回家,整个车厢,家长和孩子都在有说有笑,只有张某,在客车的一隅,摇头晃脑地背诵英语。我问,你就是传说中的张XX?他微笑着点点头,接着就旁若无人地继续背起来。

我家大公子说,爸爸,不要把张某某树为我的榜样,我明知道那种刻苦能考上清华北大,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后来,张某某获得全国化学竞赛的金牌,加入了国家队。2013年的金秋十月,他就保送到北京大学。此时,他的同学们刚刚进入高考前的第一轮复习。

(三)

印度有摔跤手辛格,把孩子培养成全国冠军。实际上,中国的两位家长,比辛格更偏执。

丁俊晖的爸爸丁文钧,成功地培养出世界冠军丁俊晖。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复制丁俊晖模式。丁文钧的偏执,跟印度辛格有着很多的相似,一是看得准,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某些运动的天赋;二是抉择果断,在打球还是读书的关键时刻选择前者;三是坚持不懈,倾其所有,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成功之前,外界的评价都会说,XX疯了,把孩子折磨成什么样子了。成功了,外界都会投来掌声和鲜花。正如马云所云,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

中国的另一个偏执狂是著名钢琴家郎朗的父亲郎国任。郎爸也不简单,他童年时买不起二胡,就动手自制了一把,曾一连二十多天躲在沈阳音乐学院教师的窗下聆听二胡演奏,感动老师并收他为自己的学生。他为了郎朗的钢琴事业辞去了公职,一直陪伴郎朗的在国内外求学、比赛、巡演。

郎爸对郎朗讲过:“你要像活不过明天那样练琴……你是第一名,永远会是第一名。”当郎朗练琴累了的时候,郎爸打开窗户,告诉儿子——要么你继续练,要么你跳下去。

是,这种偏执狂,偏执到灭绝人性,可是,郎朗成功了。每个城市练钢琴的孩子,多得都可以运载一火车,成为大师级别的,有几个呢?

在偏执狂的人生观里,成功就是一切,一个人只要成功了,他所有不合理的想法都是合理的,而一个不成功的人,你心理再健康也是Loser。

像我这样家长,对上面这句话笃信无疑。很多家长曾经讥讽我对大儿子的管教过于严格,剥夺了孩子的成功快乐。如今,我的大儿子在人民大学的校园里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孩子呢,是真的在快乐成长吗?

实际上,我的野心未泯,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哪怕抱着残生病体,我看到孩子有更振奋的进步。

(四)

你知道郭敬明吧?从新概念文学大赛获奖算起,多少年了,围绕他的争议从来就不曾间断:炫富、抄袭、自恋……然而,大家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他曾经带领团队,在一年时间里创造了近3亿元的财富。

你看着那个小个子男人,貌不出众,弱不禁风,凭什么他赚了那么多钱?他说,我不可能告诉你我今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我不可能告诉你我今天又工作了一天没吃饭吧。5年来我都没有出去旅游过,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做事情,我觉得如果我成功了,那是很天经地义的。

郭敬明在文章中曾经写到:这是我没有睡觉的连续第49个小时,出版社的截稿日悬在头顶,我喝了杯咖啡,看了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2:10,然后继续开始工作。

面对出版社的截稿日期,连续49个小时没有睡觉。这种近乎疯狂的偏执,你能做到吗?

每天晚上,至少有上千的读者在等着读我的《胡子宏生命日记》。晚上8点前,如果我不发表公众号文章,就会有读者以各种方式询问我。有的读者形成习惯,晚上睡觉前,必须要读完我的生命日记。

从去年7月初我确诊罹患鼻咽癌,到今天,我的生命日记已经写了309多篇。除了特殊原因,我每天都不间断写作。甚至,在放化疗最疼痛的两个多月,我依然坚持用手机摁完了几十篇文章。我的微信公众平台,仅仅是43000粉丝的小号而已,但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支撑,与之相随的,就是经济上的收入。它让我在最危难的关头,克服了医疗费的焦灼。

在沧州,有个叫琴台的女作家,她坚持公众号的写作已逾两年。我们的粉丝数量相同,她比我更加执著和勤快,更舍得下功夫,自然,她获得的收益也超过了我。

我从来不羡慕琴台比我聪明,比我收益大,因为,她远远比我更加坚定,更加偏执。当然,我们俩都不算成功者。不过,比及身边很多写公号的作家们,我们至少没有赔本赚吆喝吧。

印度辛格、丁文钧、郎国任、郭敬明,包括我们身边那些刻苦到偏执的人,其实只有两种特质,一是,他们对某个领域的成功规律比较熟悉,二是,认准方向,然后就偏执地坚持,无论经受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顽强地坚持。

(五)

成功者为什么都是偏执狂呢?下面是我查阅到的资料——

1、偏执狂首先一个特点,就是对目标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很多人都不会去那么做,但是偏执狂不惧怕任何嘲笑或是白眼,一旦是确立了目标就勇往直前。他们对目标的确定性异乎常人,所以偏执狂才能够获得成功。

2、偏执狂是一种性格定位,这种性格的人具备异乎常人的毅力,是出于骨子里的一种精神,而不是表面的东西。

3、偏执狂一般都会对准目标勇往直前,不会出现退缩,可能开始的时候所定立的那个目标看起来是那么遥不可及,但是随着偏执狂一点一点进行资源的积累,总有一天随着量变会发生质变,这个时候偏执狂就会获得成功。

4、偏执狂是异于常人的,他的目标是不被常人理解的,他前进的动力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偏执狂正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才会成功,要不然成功的就是大多数了。

5、因为偏执狂一直在追求一个既定的目标,所以偏执狂时刻都在为这个目标准备着,机会总是给有目标有准备的人的,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偏执狂就会获得成功。

当然,我们更要记住这句话——不是所有的偏执狂都能够成功,而是只有找准目标,并且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够换来成功。

特别推荐

胡老师编写的“刻苦学习”“小升初作文”“中考范文”系列

胡子宏生命日记(308) 学游泳吧,孩子:我所经历的溺水和救人

胡子宏生命日记(307)  初夏艳阳风正爽,身披蓝天好进京

胡子宏生命日记(304)母亲节专稿:思念母亲

胡子宏生命日记(303)夏老师受罚是教育界的彭宇案,从此师德走向沦丧

胡子宏生命日记(301):你那点“苦”,在我眼里都是浮云

胡子宏,供职于河北邢台市文联,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河北作家协会会员,20多年来,在全国400多家报刊发表200多万字的散文随笔。作品有8篇次入选大中学课本、阅读教材。2016年7月罹患鼻咽癌,恢复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