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和成长,最大的捷径就是:不磨刀背

 新用户9088aVaL 2020-11-17


胡子宏生命日记(455)

学习和成长,最大的捷径就是:不磨刀背

文:胡子宏      图片:网络

(一) 

阿金是我的高中同窗。30年多前的夏天,许多同学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阿金却处于落榜的境地。我曾经鼓励他,兄弟,再拼一年,我们在大学里等你。

可是,阿金接连复读了三四年,直到我大学毕业,他也没有跨入大学的校园。

曾经在家乡遇到高中老师,闲聊时,提到了阿金。老师连连摇头,这小子,头一年挺刻苦,但他学习那么任性,总是钻研自己喜爱的化学,英语成绩愣是没有提高,结果总分还是不够分数线。第二年和三三年,他又想考体校,别人都在上课,他却在操场上练跑步,结果体育成绩不过关,功课也耽误了。

后来,我了解到阿金第四年的情况,他忽然热衷于书法和篆刻,曾经把篆刻作品寄到我的大学。他想自学成才,在书法和篆刻上有所造诣。理所当然,第四年高考依然名落孙山。

复读了四年后,阿金没有再复读,回到了老家,在家种地谋生。尽管有了高中文化的底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村里的富裕户,但是,他本来在青春时期,努力一把就能进入大学校园的。只可惜,他一直没有瞅准一个目标,总是试图走捷径,结果浪费了4年时光。

(二) 

我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中考和高考状元。有些家长和学生,总是觉得那些学霸们有什么很奏效的学习方法,搬用人家的方法,就像套用数学公式一样,立等奏效,自己也能成为学霸。

可是,真正的学霸,哪一个不是心怀远大志向,然后扑下身子坚持努力呢?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及学习方法时,只说了一句:不磨刀即捷径。这令我一下子想起了阿金来:他不是没有美好的目标,而是在行动上太任性,总是想找捷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磨的不是“刀刃”,而是“刀背”。

如果给你一把刀、一块磨刀石,谁也不会愚蠢到磨刀背的地步。可在实际生活中,总是有人在“磨刀背”。他们试图逃离应有的努力,去寻找成功的捷径。例如,早些年,有的人放弃了科研工作,看到他人经商发了财,自己也辞职做起了买卖。有的人看到闯荡特区有关途,便南下谋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我有一个朋友,本来小生意做得不错,但总是觉得来钱太慢,于是挪用资金去炒股票,想一举成功。没几年,他遇到了熊市,损失了一笔钱。接着,他开过餐厅,开过KTV,开过课外辅导班。生意做来做去,就是没有赚到钱。他做任何生意,都容易忽视奋斗的过程,试图抓住机会,找捷径,一举发财。

在现实中,很多人做事就是像磨刀那样,他们拼命地磨啊磨啊,流了汗出了力,但很遗憾,他们磨的是“刀背”,他们的“刀刃”永远都不会锐利。

有些人并没有放弃拼搏和进取,而是没有把精力放在适合自己的事业上,得不偿失地“磨刀背”。要知道,通往成功的路并不远,有时只是方向上的偏差。

(三)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在无意中“磨刀背”。有的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进步慢,喜欢探求各类的“成功方法”,他们非常热衷于转发朋友圈的文章,如“教育好孩子只需几句话”“清华学霸总结的14个字”“成长大于成功”“各年级12条潜规则”“高一高二的头等大事”之类,上述文字告诉读者“要理解”“要归纳”“找规律”“懂教养”。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觉得非常有道理,有十足的快感。但是,一旦放下手机,面对孩子的错题和可怜的分数,家长依然没有办法。

更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总是喜欢拿众多的榜样去参照。别人报了辅导班,自己孩子也要报,免得落后于别人。别人去学围棋,自己孩子也要掌握一技之长。别人去旅游,自己家孩子也要走出家门,以求拓宽视野。别家的孩子做卷子,自己赶紧买卷子,免得考试不好。如此一来,孩子精力分散,忙来忙去,不仅难以全面发展,学业也未必突出。

学霸们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把精力都用在了学业上,在学习之外的领域,下的功夫很少。优秀的学生,基本做到了两点,一是对课外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博览群书,拓宽视野,对生活和成长,有自己的主见;二是潜心于学业,勤学好问,孜孜不倦,舍得花费力气做习题,善于开动脑筋,总结规律。

专注地磨“刀刃”,一把刀子才会锋利。如果一个孩子,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阅读和学业之外,其实就是“磨刀背”,至少,他在学业难以取得出色的成绩。

往往是,在学业上专注到偏执,才会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绩。而现实中,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就是“磨刀背”,如玩电脑、玩手机、看电视等。有时候,貌似玩电脑、玩手机,也能让孩子掌握某方面的技能,但这种技能如果对学业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它不就是“磨刀背”吗?

青春的时光很短暂,孩子们成长的节奏很紧张。让我们家长谨记,孩子们从事某项活动,如果是“磨刀刃”,那就大力支持;如果是“磨刀背”,那就严格禁止。

关于“胡说”广告的声明

10月份,我接了几个广告,涉及到教育、服饰等。广告多放在头条,可能有些读者会不满意。有人不喜欢我发广告,有人唯恐广告是骗人的,更有人抱怨授课费用太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