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25 伦敦日记 | 自打自脸:想写好作文的同学,千万要以我为戒

 新用户9088aVaL 2020-11-17

想写好作文,千万要以我为戒

胡小鹄

前几天,我带的一个学生问我,英语阅读理解有什么技巧?

我心想,做英语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是基础,长难句是难关。但真要说有什么做题技巧,首先要强调的自然是“做题痕迹”。

无论哪一科,做题痕迹的本质是记录,记录你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你的答案来源。平时做题时有意识地勾勾画画,一是安定心神,稳定做题的节奏,二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出错轨迹。

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错的。这,就是“做题痕迹”最大的意义。

于是,我给他发了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刷题不留痕迹,等于没有做题》。这篇文章发布于2019年6月1日,距今已有一年多。

再读我一年前写的文章,老脸涨得通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没想到,这么烂的文章当初竟然还有5000阅读量。

本来想给别人讲讲“做题痕迹”,没想到,一年后,这篇文章也是我成长进步的“做题痕迹”。

Section 1。

需要写在前面的是,单就此文所介绍的学习方法本身而言,我仔细看了看,可以很负责任地说,95%还是可靠的,并没有过时。

除了排版的不成熟,最大的问题,是可读性不强。

主要原因是太啰嗦,不够简洁,不够流畅。

比如,我发现,我个人非常喜欢滥用“了”这个字。

原文中,我写的是:“下了考场过不了多久。”
实际上,我完全可以这么写:“下考场没过多久”,省略两个字。

原文中,我写的是:“考试早就开始了,卷子早就发下去了。”
实际上,“了”字完全多余,可以写成:“考试早就开始,卷子早已发下。”

一个“了”字,说明我的文字口语化色彩太严重,且不严肃,隐隐有一种轻蔑或者不屑一顾的口气。真正的老编辑、老文字工作者,应该会甩手扔掉我的稿子。

还有一个重大毛病是:过于贪大求全,过于浓缩。想在一篇文章把自己对“做题痕迹”的所有想法和经验都写出来。结果,“段段都是重点”,除非反复精读,否则读者肯定无法接收所有重点信息。

比如,我写道:“务必标清答案的来源或出处。”什么叫“答案的来源或出处”呢?我当时没写很清楚,其实应该附一张图,举例讲解这一点。

贪大求全,不能算错,但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上等文章。文章不能是知识清单,不能是笔记总结。

写文章应该有骨有肉,详略得当,有起有落,有伏笔有高潮,而不是像机关枪突突一样,想一网扫尽所有信息。

不要总想指点江山,先把小问题小题目写好。不要总想激扬文字,更不要片面追求“干货”,妄图“毕其功于一役”。

干巴巴的腊肉只能是生活的点缀,可以偶尔尝尝,吃多了必定消化不良。最美味的,最容易消化的,还是汁多嫩弹的新鲜肉。

上面三段,就是我从我的“做题痕迹”里,得出的经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Section 2。

自我批评结束了,接下来谈谈我最近看到的几篇学生习作。需要写在前面的是:文无第一,人无完人,就作文谈作文,可不是故意难为某位小朋友。

作文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就这样慢慢长大”。这位小学弟的文笔当真细腻,仔细讲述了疫情期间的某一天里,自己陪伴妹妹学习的故事。

一看就知道,小学弟写的是真人真事,因为有十分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比如,他写夜里妹妹闹腾:
突然,她像是个炸弹“嘭”地从被窝里“炸”了出来,床板的嘎吱声不断提醒着我,离她每天自然睡着的时间还早着呢。
看孩子确实不容易。最后,小学弟写道:“发现自己对妹妹更有耐心了。”小学弟才初一,就有了几分散文化手笔,温情脉脉地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可是,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他跑题了。

细细品味这个题目“我就这样慢慢长大”。注意,这里的“慢慢”二字,直接提示你,你要写的故事应该是长时段的。比如,过了半年,你发现你长高了;比如,你刻苦学习了一年,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无论如何,一夜之间感悟到的道理,自己的进步,不能叫“慢慢长大”,更像是“顿悟”。

另外,小学弟的铺垫太长了。看到最后一段,我才知道,他的成长表现在“更耐心”。如果能在开头点题,中间给予充分的暗示和铺垫,再把题目改为“我就这样突然长大”,满分50,这篇作文可以打到45分。

Section 3。

时至今日,写作的门槛约等于零,你会说话,会打字,就可以写作。人人可以当作家,人人都是老师,写作成为了真正的基础技能。

有人问,不论文科生理科生,都能写两杆子说两句,那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了,价值层面,真善美这三点,你的文章能任意实现一点,就可以以此谋生了。

在我看来,2020年想写好文章,特别是想写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文章,要把握好三点: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确定立场。你是专家,就提供学术建议;你是当事人,就讲述亲身经历;你是旁观者,是吃瓜群众,也可以有一说一,畅所欲言。

不要试图面面俱到,你不是书记员,不用写那么全。在这个时代,片面的深刻,比全面的平庸更宝贵。

其次,提出观点和感受。没有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的文章就和新闻消息一样,让人抓不到重点。

人类的本质不应该是复读机,不能只会复制粘贴。

最后,要注意写作方法。除了技术层面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我认为,第一流的文章,要真诚,要堂堂正正,不要阴阳怪气,不要只会嘲讽别人,却拿不出自己的东西。

批判和质疑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有建设性的文章,才是这个自媒体时代所真正缺乏的。



说句心里话,想写好考场作文,拿到80%的分数,并不难。像写作结构,其实一节课就基本能讲明白,比如我爸的第二节作文课。

至于审题立意,还需要每位同学不断摸索体会,才能确保不跑题不偏题,如果孩子现在还拿不准,不妨听听下图中我爸的第三和第四堂课,基本上就解决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写作的审题立意问题,在格式上不出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