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云之南:路过豆沙关

 昵称hfksjBmg 2020-11-17

       豆沙关是到昭通旅游必去的地方,而当我们用脚把五尺道光滑的石头抚摩一遍后,却意外地收获了一个缄默的古镇,一个与古道相依为命的豆沙镇。

       豆沙关原名石门关,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孔道之一,古人由蜀道入滇,此关则是进入云南的第一个必经关口,因此享有“滇南第一关”的盛誉。

       豆沙关所在的场镇现在叫豆沙镇,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起伏地带,乌蒙山脉关河(朱提江)深谷的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

       关是雄关,道是古道,不管当年是如何的辉煌灿烂,如今大多都没有了模样,

        只是偶尔可以在草丛中找寻出那被千万匹驮马踩出来的深深的蹄坑。

   随着马铃铛的声响,我们在小雨中走进入豆沙镇,镇里不宽的古道两边的木板房显得有些旧,这些房子大多是马店,是马锅头歇脚休整的地方。

        在2006年7月,豆沙镇曾经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导致全镇老街80%的房屋倒塌或不同程度受损,后老街被重新翻修并改名为古镇一街,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街整体布局和风格又复制修建了古镇二街。

        统一的二层小楼、白墙、灰瓦还有悬挂在瓦岩边一排排醒目的红色灯笼,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豆沙古镇独特的魅力。

       有史记载:豆沙镇在诸葛亮南征后始见繁荣;隋史万岁南征后闭石门道,一度冷落;

        公元630年为南通州石门县治;南诏时就置石门镇;

        公元794年袁滋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时开路置驿;

      清雍正九年为昭通镇标左营豆沙讯,派把总,驻兵;

       清乾隆时为转运京铜岸站之一;

       清宣统三年为大关厅豆沙乡。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共执政至今。

        古镇上有许多当地居民开的茶馆、小吃店以及私人客栈,随便挑一家茶馆坐下,沏一杯清茶,静静地翻开一本书来阅读,自然能品味到豆沙古镇这份独特的韵味儿。

       在豆沙,我们重点参观了一个剪纸店。

        店主是一个美女老板娘,擅长剪纸艺术,

        同行者于丹也是个剪纸艺术爱好者,所以双方交换了联系方式,

       美女老板娘还把我们带到楼上参观了豆沙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原来这些书画作品都是豆沙的艺术家们放在这里展售的。

        当青椒炒洋芋的香味从一家饭馆里飘出来后,不知是饿了,还是……

        古镇饭馆比较多,这家饭馆算最大的,所以我们决定中午在这里就餐,

       在这家馆子吃饭的人虽多,但味道却不怎样,赶咱们四川古镇的菜肴味道差远了。   

        午饭后,我们继续在豆沙拍了一会儿片片

         午饭后,我们继续在豆沙拍了一会儿片片

        午饭后,我们继续在豆沙拍了一会儿片片

      午饭后,我们继续在豆沙拍了一会儿片片

        走出豆沙城门,这里还是观赏“天然回音壁”的最佳地点,从关口望去,回音壁如同一把从天而降的利剑矗立在关河上,一缕缕云丝儿从崖尖轻轻地掠过,

        仔细一瞧隐约还可见几处镶嵌于崖壁间的僰人悬棺,其释放出的远古幽香真是撩人遐思。     

       在长长的峡谷中,光线渐渐的暗淡下来,连那条从峡谷中穿过的公路都有些模糊了,模糊了的不仅仅是那条公路,还有公路上来往的车,还有那些远去了的岁月,岁月里的那些往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