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耀华:墙的风流

 纪实影社 2020-11-17

我很高兴,在发过一组手机《墙》片之后,现在能发一组同题目的单反片。这些片子来自本人近两年的游走。我拍摄时,并非有心于所谓“墙”的题材,只是当场感觉有趣,便拍了;  在编辑过程中发现:  “墙”这一人类生存的伴生物,当今功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封闭、隔离、界定,还朝向了另一面: 开放、友好、广而告之、张扬个性等等;  虽然,我没有能力去表现那些世人瞩目的宏大对象,如长城、皇墙等等,但能与这些多数透着平民烟火气的墙儿相遇,并留下些许记录,也算是生命中的缘份了。为此,我挺高兴。

月岁留痕


中国  广西

英格兰   约克。  旧时矿工宿舍。这张片子的曝光要求很高。原因简单:  光比极大。墙外天空的高强光与院内矮墙的黝暗,光比差五、六档。为了使衬境天空和主体墙上的铝皮盆(饱含我童年记忆)的曝光平衡,拍这张片子我用上了三角架、中灰渐变镜、小光圈、点测光,曝光点也试了若干处,才得出了一张比较满意的片子。为一张片如此折腾,对于我这个懒人来说,不多。

印尼  巴厘岛

虔 诚


印度  瓦拉那西  鹿野苑。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之处,全世界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柬埔寨  吴哥窟


柬埔寨  吴哥窟。吴哥窟千寺群,是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教向佛教千年演变的历史画卷(延伸点指向暹罗一一泰国)。寺壁上保留下来的文字多为梵文,或是梵文变体。

英格兰  杜伦大学大教堂。夕照穿过内庭花园的廊柱,拖曳出长长的金色影调,一个穿紫袍的女牧师走过。基督教,“精神鸦片”?现近大学、政治、法律、市场制度的重要渊源?哪个更准确?


尼泊尔  加德满都。尼泊尔是释迦牟尼故乡,但并不是佛国。在尼泊尔,印度教徒占90%以上,佛教徒不足10%。


泰国  曼谷。玛拉王朝五世王朱拉隆功的本命庙一一云石寺。朱拉隆功是开辟泰国现代化路径的关键人物,其中包括奠定佛教在当代泰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每天清晨,僧人在寺外托钵接受施赠。图为从寺墙的云格窗口望出去,一名警官在上班途中前来施赠,然后脱鞋,单膝跪地,接受僧人祈福。

材料—质感

墙用各种材质: 砖石、木头、化工胶布、化工丝网、金属网……在高清度的特写镜头下,各种材质显示各自质感的美。


墙边人

尼泊尔  蓝毗尼


摩洛哥  艾西拉


摩洛哥  索维拉


摩洛哥  艾西拉


尼泊尔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在巨型黑天神像后壁上,一个墙洞和一个鲜红的宗教符号吸引了我,当我举起相机构图时,一个披着猩红羊毛巾满脸纯情的尼泊尔女孩走进了镜头。这是某种呼应吗?


摩洛哥  索维拉。凌晨,在厚重昏沉的古城墙门洞内。


摩洛哥  索维拉


尼泊尔  加德满都


尼泊尔  班迪布尔。深山小镇。玫瑰和女孩,依在墙边,静静开放。


尼泊尔  加德满都  泰米尔街


摩洛哥  艾西拉。大西洋岸边,夕阳西下。


尼泊尔  班迪布尔


印度  忘记了这是在哪个邦的哪个小村庄。


印度  新德里

墙上有影


尼泊尔  加德满都  泰米尔街。这个孩子在胡同口看到了蹲在地上抱着相机的我,一路跳跃着飞奔而过。真是好孩子!


尼泊尔  加德满都  斯瓦纳扬特寺。俗称猴庙(大概因为这里猴子多和猴子在尼泊尔是神的缘故吧)。但能抓拍到一只猴子在镀金的旌旗间飞掠而过,姿态和构图都还恰当,也不容易。


尼泊尔   博达大佛塔

英格兰 约克

小时代的印记

中国  北京,我家不远处的院门小墙。凌乱、灰淡。虽然常见,但在我看来,其信息并不寻常,从中我看到了世道人心的流径。对类似的镜头,过很多很多年之后,我们后代的后代会怎么看呢?


中国  北京  某大宅内


日本  东京银座。在玻璃大厦群之间,我看到了这个角落……


英格兰  在巨大的消费主义包围下,灵魂救赎还在争取着一席之地。


英格兰  在巨大的消费主义包围之下,别忘了,还有国家机器。

市井墙根


柬埔寨  洞萨湖水上人家


中国  广西

墙喵星

墙头小诙谐曲

摩洛哥  艾西拉。头顶的墙上画着大日头,矮墙上站着的摄影师将镜头朝着另一方向: 拍日头。


尼泊尔  加德满都。随“手”成画。


尼泊尔  加德满都。这张残缺不全的纸脸,在instagram上点击量反而很高。


荷兰 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呵呵,有意味。


英国  伦敦。希斯罗机场出港通道。貌似巧合!嗯,也许是机场发坏。


泰国  曼谷。手工成衣店内的年轻裁缝师,透过落地玻璃墙狠狠地盯着川流不息的大街。另外有一张眼神光的局部特写,有点吓人。


英格兰  贝弗利。葬花。


王耀华:非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在某国家机关宣传处长任职期间拜专职摄影师部下为师,发烧至今二十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